日记正文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货币政策 Yes or Not

时间:2011-08-10 23:41:43  作者: L.LAWLIET  热度: 1302
最近翻报纸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一篇名为《货币政策调控惹争议 央行维持偏紧操作》的文章。文章分析比较透彻,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总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众所周知,世界各国当前应对金融问题,都是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来实施,以达到调节经济之功效,而此次的金融风暴的起因则是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但回首这次的危机,我们却不得不进行反思,为什么美国在发生次贷危机后能够波及全世界?为什么美国在危机中没有丧失世界的经济霸主的地位?为什么在金融危机爆发了如此之久之后,我国的通胀问题却始终无法根治?等等……细细的回味之下,我不得不这么想:就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们在经济政策上 就出现了偏差;爆发之时,我们的解决工具又太单一。 其一,在于美国的国债。在危机爆发之前,我们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拥有美国国债。而美国又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通过立法来限制政府借贷规模的国家(据美国财政部的统计,从1960年至今,国会对国债上限总共进行了78次修改,其中49次是在共和党总统任期内,另外29次是在民主党总统任期内。由于国会与白宫并不总是由同一个政党控制,因此每次提高债务上限就很容易演变成两党之间的政治游戏。就像这次的债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受选举政治的影响)。 美国的债务也真的是很大,算上最近的2万亿多美元,现在的美元外债已经达到17万亿多了,这已经超过了201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但美国的债务不像欧盟各国一样,套用奥巴马的一句话,“美国是一个太大以至于不能够倒闭的机构”,别的不多说,就说我国,倘若美国真的倒闭了,那我们的3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和1万多亿的美国国债怎么办?因此就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都是被绑到美国身上,在这种境况下我们不得不出手援救美国。 但我们不能白白的把钱送到美国手上,我们该怎么做,美国此时就很聪明的玩了一次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此政策一出台我们这些周边国家,立马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这些热钱我们是接还是不接?接的话只能加剧通胀,不接我们手中的闲置资金又没有去路,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我们只能做出“接”这一种选择,而这也是导致我国现在迟迟不能走出通胀阴影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当美国再将这些热钱投入到世界市场之后,我们这些国家只能去“接”,但要想“接”就必须得有足够多的资金,我国只能用人民币,倘若我们接着接着发现手中的资金不足怎么办,好说,央行印钱,但是市场中的货币的流通的量是有限的,过多便会导致通货膨胀,如此一来便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美元不断发放,人民币不断贬值,这样的一种货币政策实施,试问通胀焉有抑制之理? 其二,当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各国都是在使用凯恩斯主义的“举债救国”思想。“举债救国”是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政府发行国债募集资金,将其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此拉动宏观经济增长。这个理论的产生背景是上世纪初的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它的逻辑是这样的:经济衰退源自宏观经济产出能力的下降,政府投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增加总需求,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供给和产出能力,将经济引向复苏。   应该说,凯恩斯的这一构想是完美的,逻辑也很严谨,其精妙之处在于将政府职能的不可替代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刚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一种几乎顺其自然的经济复苏模式,如果真能实现,那真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但可惜的是,凯恩斯的构想也许过于理想化了,所以我们很少能找出其正确性和实用性的实证案例来。 举个例子,假设一国现在正处于通胀危机,此时政府采用上述的思想,我们就以修建大桥为例,我们修建大桥,便至少需要钢材、水泥和劳动力,如果我们需要水泥,那么我们至少可以间接救活一个水泥厂,水泥厂一旦救活后,这个厂子里的人们便可以有钱来进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复苏,看似是很好,因为通胀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物价上涨,人们手中的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一旦人们手里有了钱,这种情况便可得到暂时的缓解。但很可惜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通胀中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市场中货币的流通量过多,本来市场中的货币的供给量就已经很多,现在再多一些,试问通胀一题怎么能够得以解决? 因此就鄙人的观点,对于通胀之题,货币政策远不能一劳永逸,与其一味的套用老套路,不如我们进行新的创新,或许我们能够发现更多新的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