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分歧的还真不少。2005年,一名藏家想拍卖一幅印象派大师画作,克里斯蒂和苏富比拍卖行都想获得拍卖权,这让藏家左右为难,最后他让这两家拍卖行以石头剪刀布来决出胜负。200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法院的法官正在审理一起保险理赔案件。双方代理人没能就听证人在何处做证达成一致意见,吵得不可开交。法官不胜其烦,于是突发奇想,让双方律师石头剪刀布来摆平此事。
石头剪刀布传统的游戏策略是:游戏者必须做到完全随机——保持不可预测的状态,不被对手猜到。在这一模式中,两位游戏者在每轮中出石头、剪刀和布的概率相等,被称为“纳什均衡”。然而经济学家们认为,并不存在随机出招这回事,人类总会因为某种冲动或者倾向来选择一个招数,因此会陷入一些无意识但仍可预测的模式。
2014年国内的一个研究团队证实了这种模式:游戏者在赢得了一个回合之后,重复令他们获胜的手势的倾向要高于随机出手的概率。相反,输了的人倾向于更换手势。举个例子,游戏者出石头却输了时,下一轮更可能出布,而不是按照“三分之一原则”随机出手。
这个“赢者保持,输者改变”的策略在游戏理论中被称为“条件反应”,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深植于人类的大脑中,与生俱来的。尽管这只是个简单的游戏,却是学习人类竞争行为的一个有用的模型,例如,它可以应用于金融交易中。
根据世界石头剪刀布(RPS)协会的统计,出剪刀的概率只有29.6%,而不是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33.3%。因此当石头成了最常出的以后,剪刀就成了最少出的,所以当你不知道该出什么时,布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RPS协会的网站上列举了几种金牌招数,例如三次连续出布的“官僚作风”,连续三次出石头的“雪崩”。这些策略背后共同的思想是,如何找到对方推理中的弱点。
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对情侣面临一个生死抉择,两人之间只能活一个,石头剪刀布,赢了的活下来。两个人事先商量好都出石头决定一起死,不过后来女的死了,因为男的出了剪刀……这个推理过程真是小说的好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