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正文

情感故事 生活琐记 工作札记 资料网摘 文学随笔 校园纪事 游历笔记 往事悠悠 宝宝丫语 其它日记

向倩,菜地长眠

时间:2009-05-12 10:05:22  作者: 红棉  热度: 652
一抔泥土,几束黄花,不足半米高的坟冢,孤零零地湮没在烟叶地里。因为没有墓碑,走过路边的人们,并不知道,长眠在这里的人,就是大地震中的革命烈士、曾被胡锦涛总书记称为“好女儿”的年轻教师向倩。   去年5月13日晚9点,天空漆黑,大雨狂泻。救援者在废墟里发现向倩时,她仍保持着双臂拥抱的姿势,搂着三个学生。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扳开她的双手,现场的武警官兵为之落泪,纷纷行起军礼。   说到向倩,南泉小学校长谢洪安的眼睛再次湿润:“向老师当时离逃生口最近,她在三楼给六二班上课,只需跨出教室门,再两步,冲到走廊,就能躲开轰然坍塌的楼板,从楼道逃生!”   周年祭近了,父亲向忠海担心,墓中的木制骨灰盒烂了,而且还不知如何迁坟立碑。   英烈已逝一周年   田间坟冢仍无碑   4月底的一个午后,什邡市南泉镇柳泉村。   听说向倩的墓,在村子旁边,找了一圈,没找到。正在烟叶地里干活的向爷爷望见了我们。   墓地在离家200米远的田埂边,一个小土堆,没有墓碑。坟头上,堆放着几束枯萎的花,冷清地湮没在绿油油的烟叶地里。   向倩的父亲向忠海说,震后的第三天,遗体就火化了。因为当时要防疫情,他怕废墟里挖出的女儿被就地埋了,以后找不到。妈妈王宗菊也不想女儿离家太远,找风水先生看后,葬在了现在的地方。   不足20平方米的墓地,是向爷爷用田地换来的,原来是块积水的低洼地,老人担土垫高了。下葬时,按当地风俗,父母长辈没有跟着去买葬品,风水先生就从自家店里买了个木制骨灰盒。向爷爷去年就发现,墓地常出现裂缝,他担心,坟地渗水漏水,盒子一烂,向倩的骨灰没了。   来拜祭的人,常奇怪地问向忠海,怎么葬在这里,连个碑都没有?春节时,几个北京来的客人说道:她是革命烈士,你们也不去问问,烈士陵园能不能收下她?   总拖着,向忠海也不忍。清明前,他第一次去了民政局。“孩子埋在田里快一年了,看能不能出面竖个碑?”怕人家误会,他又追加了一句:她是革命烈士。工作人员说,什邡市烈士陵园也准备搬迁,但去哪里现在也不知道。他有点失望。震后,为救孩子牺牲的向倩获得了不少荣誉: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去年7月14日,四川省政府追认向倩为革命烈士。   “过世一年了,碑还没立起来”,王宗菊常觉得对不住女儿,她好几次催丈夫去问,“他每次都说,重建千头万绪,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向忠海曾悄悄问过村镇领导,给向倩立碑的事怎么办。人家问他,有没有革命烈士证书?他说,没有。于是,事情就一拖再拖,至今杳无音信。“他们不会不认向倩这个名份吧”?时间久了,王宗菊有点担心。   其实,竖墓碑并非难事,向忠海谨慎的是,这碑到底该怎么写,一家人都觉得,如果自己写上革命烈士,有点不妥。“晓得的人知道是政府给的,不晓得的还说你是自己立的”。王宗菊说,不能在女儿身后,留下这样的口舌。   路人都识向老师   病妻再难有子嗣   到向家,是一路问过去的。进了南泉镇,有人不知道柳泉村,却几乎无人不识向老师。   向忠海兄弟三人,和老二、老三两口子一样,都是教师。在什邡,这样的家庭不多。去年5月12日一早,向忠海就用摩托车搭女儿出门了。向倩教书的什邡市龙居小学,离家20公里,每周一父亲都会送她上班,再返回自己的学校。   当天下午,大地震发生,向忠海所在的南泉小学没有伤亡。去教育局汇报时,一路上,也没见民房倒塌,他悬起的心放下了。女儿不会有事的,他想,她读书时,就是出名的短跑好手。直到龙居小学校长告诉他,向倩在塌房里面时,向忠海才意识到将要面对的是什么……   “身子都砸成三截了,老觉得不是我们家向倩,”王宗菊说着,泪水滑落。那双遗体上唯一完整的粉红色凉鞋,是妈妈送给向倩的生日礼物,向忠海在衣袋里发现了一个破碎的白色手机,知道是女儿的。   那天,向忠海没有落泪。亲友们过来安慰时,他只说了句“她是老师,应该这么做”,就再也没说话。   向忠海至今骑着那辆摩托车,每天上班,会往龙居小学的方向跑一段。这让他觉得,女儿还在,周末的时候,院子里还会响起悠扬的琴声。   清明时,来拜祭向倩的人很多,尽管什么领导都没来,向忠海夫妇仍觉得宽慰。龙居小学的师生们都来了,下着大雨,孩子们站在雨中,唱着向老师最喜欢的歌曲《隐形的翅膀》,久久没有离去。站在屋檐下的王宗菊,远远望着,泣不成声。   向家院子,是个颇具川西风情的四合院,很宽敞。受地震影响,墙壁上很多裂缝,吊顶也漏水了。向忠海抬脚跺了跺,水泥地上发出空响声,“下面塌空了”,他说,想修,但过了时限,没补助了。屋檐下的两个燕窝,震碎了,每年准时飞来的堂前燕,再也没有回来。   夫妻俩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向忠海说,敞亮的大院里总缺点生气,但妻子有心脏病和糖尿病,这个小小的心愿也成了奢望。   大院再无抚琴声   老人痛念黄花岗   周日的清晨,向爷爷早早起床。扫完院子,漫步出了门。   向倩的墓地,冷冷清清。昨夜风起,吹倒了坟前的鲜花,向爷爷弯腰摆正了,静立在那里,抽起叶子烟。向倩走后,老人每天都要来转几圈,添把土,看看有没有漏水。   坟地四周,种着几株柏树、紫薇和一些花木。这是3月5日向倩生日那天,爷爷特地从镇上买回来的,“她爱花,就给多栽点”。院子里的常春花,这两天开了,向爷爷说,这花花期长,颜色鲜艳,向倩很喜欢,准备移过去,给她做个伴儿。   向忠海告诉记者,向倩的网名就叫青藤红叶,花一样的名字。   王宗菊正在收拾向倩的书房,这是她每天起床必做的事。向倩走了,书房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窗边,有一架电子琴和许多英语书,一本手抄乐谱和歌曲薄,打开放在琴上。书桌上,摆着许多福娃和学生送的卡片,还有从她口袋里找到的白色手机。几个仿制兵马俑,是地震前向倩去西安买的,那是她一生去得最远的地方。   王宗菊拿起向倩的相册,里面青春可人的女孩,如今永远定格在了21岁。向妈妈说,从读书到工作,向倩都是年龄最小的,不少照片被来的人拿走了,心里舍不得,又不好意思不给。   每逢周末,向爷爷常抱怨,大院里空荡荡的。以前向倩在家,会起来晨读,完了弹一会琴,这个时候,爷爷会靠在藤椅上,很享受地听。去年春节,老人跟向倩说,现在的东西很多商标都是英文的,你也教我几个。向倩挺开心,把字母写下来,一个个教爷爷念。如今,人去房空。向爷爷说,院里好久没人读书了。   这一年,来向家最多的是学生和媒体。向忠海说,春节时,来自各地的向氏宗亲、记者还和他们一起守岁,从不喝酒的他那天酩酊大醉。   下午,王宗菊去一公里外的镇上买菜,一个陌生妇女拉住她说话:“你家女儿好乖好漂亮,太可惜了。”王宗菊说谢谢。这样的事,经常遇到。电视报纸上,关于向倩的报道很多,来找的人也多,大家都知道了。但每一次,王宗菊都觉得心痛,慢慢地,她很少去镇里了。   傍晚,向爷爷从烟叶地里回来。他种了两亩烟叶,现在什邡生产雪茄,一年能有4000块的收成。向爷爷问起广州,他只知道那里有个黄花岗,读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说着便背起来:“岗上的黄花盛开,地下的白骨长埋,看了这七十二烈士墓,忍不住我们的悲哀……”   院里,苍老的声音,有些悲凉,渐渐哽咽。 ---摘自<<羊城晚报>>记者 孙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