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么诗(陈子昂最凄凉的一首诗)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是什么诗(陈子昂最凄凉的一首诗)

2023-09-20 14:50:46

盛唐大诗人陈子昂在登上北部边塞的幽州台时,遥望四野,伤时怀古,写下了那首震古烁今、撼动人心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殊不知,陈子昂在登台前后所经历的那场战争和这首名诗一样有着令人深感震撼、永世难忘的力量,而其中的某些小细节却又让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陈子昂

话说公元696年,大唐(严格说是大周,因为当时在位的是女皇武则天)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地区发生灾荒,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急需中央和地方政府拨粮赈灾,但是,当时唐政府正在集中精力对付吐蕃的侵犯,而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都督不仅对灾情漠不关心,还照常征收赋税,奴役边民,在这种情况下,某些野心家打起了反唐自立的大旗。

契丹的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松漠都督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任命他的大舅子孙万荣为大元帅,向临近的营州和崇州发起了大举进攻。营、崇二州相继陷落,主将被杀,军民遭难。

消息传到东都洛阳,女皇武则天大为震惊,随即派遣曹仁师、张玄遇、李多祚、麻仁杰等二十八员大将率兵征讨契丹叛军。

同时,为了一泄心头之恨,也为了诅咒叛臣,武则天下圣旨把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名字分别改为“李尽灭”“孙万斩”。

八月底,曹、张、麻三将所率军队在黄獐谷(今河北迁安一带)中了李尽忠的诱敌深入之计,几乎全军覆没。此后,李尽忠故技重施,又给唐军造成了重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大诗人陈子昂跟随建安王武攸宜奉命来到了战争前线。武攸宜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子,太平公主丈夫武攸暨的堂兄,陈子昂在他的幕府中担任参谋。

陈子昂满怀报国之志,渴望建功立业,但武攸宜却并非胸有韬略、知人善任之人。在武攸宜的错误指挥导致前锋受挫后,他便只是敷衍观望,不敢再次出战了。陈子昂主动请缨,要求带领一支军队上阵杀敌,武攸宜却因为他“素是书生,谢而不纳”,报国心切的陈子昂几天后二次请战,竟然激怒了武攸宜,被削去参谋之职,降为军曹。

陈子昂壮志难愁,悲愤难抑,在日落黄昏时分,独自一人登上了幽州台,燕昭王当年招贤纳士复兴燕国的地方,这才有了流传至今的《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不知是武则天的诅咒起了作用,还是纯粹属于意外的巧合,李尽忠在这个两军对峙的关键时刻竟然染上了重病,而且很快就死了,契丹军一时间士气低落,人心涣散,只好暂时撤退。

为了尽快解决契丹人的叛乱,武则天又派出了名将王孝杰和苏宏晖率领的十万大军。

然而,兴奋过度的武则天忽视了这个事实——虽然“李尽灭”死了,但“孙万斩”还活着,而且后者比前者野心还大。

孙万荣也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面对强敌,他临危不乱,想出了兵分两路的对敌之策,这边用诱敌之计将求胜心切的王孝杰的精锐前锋包围在东硖石谷,那边派兵把随后赶来的苏宏晖大军拦在峡谷之外。最终,寡不敌众的前锋部队几乎全部为国捐躯,主将王孝杰坠崖殉国。

大获全胜的孙万荣随后展开了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把军队分成三部分,战斗力不够强的兵士们跟随他妹夫乙冤羽在后方修建新城,同时负责保护老弱妇幼;一部分精兵良将由他亲自率领,向武攸宜驻守的幽州(今北京天津交界处)发起进攻;另一部分在别帅(即副元帅)何阿小、骆务整的带领下南下入侵现在的河北中部一带。

为了造成更大的声势,获取更大的战果,孙万荣还派出五个使臣去联络西边的后突厥的墨啜可汗,希望和他联起手来抢占大唐的土地、人口和财富。

孙万荣

孙万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使臣们在路上走散了,三个先至,两个后到;他更没想到的是,他们带给墨啜可汗的是截然相反的消息,这个事件足够可笑,产生的结果则着实可悲。

先到的三个使臣告诉墨啜:“我契丹已破王孝杰百万之众,唐人破胆,请与可汗乘胜共取幽州。”墨啜闻言大喜,以绯袍赐之。后至的两个使者见墨啜有责怪之意,吓得把李尽忠已死、唐军主力犹存以及契丹军的动向全盘端了出来。墨啜这时才知前三个使臣企图骗他出兵,大怒之下将三人杀死,把绯袍改赐给后两个使臣。

墨啜得知契丹后方空虚的消息后改变了主意,决定发兵进攻契丹新城,先捞一笔大财再说。新城在被围三天后陷落,墨啜掳走了城里的所有人口和物资。

后院失火的噩耗传到孙万荣军中时,军心登时散了,因为很多契丹兵将的家人都在被突厥掳走的民众之内,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和契丹人一起作战的奚族将士悄悄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

唐军大将杨玄基注意到了孙万荣有撤退的动向,就抓住时机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奚族兵将则趁势退出并顺手给了契丹军一击。腹背受敌的契丹军被打得狼奔豕突、死伤惨重、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孙万荣眼见兵败如山倒,大势已去,只好带着身边的几千精锐骑兵拼命突围而出,一路向东奔逃。

在逃回契丹故地的路上,孙万荣又遭遇了唐军另一骁将张九节的阻击。张九节根据已经获得的军事情报,在孙万荣可能经过的地方排兵布阵,以逸待劳,把敌军的精锐骑兵打得人仰马翻,满地找牙,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孙万荣带着几个亲兵亲将侥幸逃脱。

在各路唐军的围追堵截之下,孙万荣身边的兵将越来越少,当他逃到潞水(今京津冀交界处的潮白河)东面的一片树林,停下来喘口气时,才发现跟在身后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眼见得自己前无退路,后有追兵,上天无径,入地无门,孙万荣不由得暗自哀叹:“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他的这声叹息让他身边的奴仆彻底心理崩溃了,他们绝望地杀死了曾经的主人,带着孙万荣的脑袋向唐军投降。

见到“孙万斩”的头颅,女皇武则天方才大大地出了一口恶气,余怒未消的她下令把这个叛贼的脑袋挂在四方馆大门上示众多日以儆效尤,四方馆就是大唐朝廷接待周边民族和国家使者的官方机构。

大诗人陈子昂经历的这场惨烈战争至此终于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本文来源:https://m.enjoybar.com/newarticle/53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