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精选> 魔兽世界120级版本恶魔猎手有多强

魔兽世界120级版本恶魔猎手有多强

2023-10-10 11:11:15

在科隆游戏展上,暴雪刚刚公布了魔兽世界第六个资料片《军团再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英雄职业——恶魔猎手成为了玩家们关注的焦点。今天我们就从魔兽历史角度为大家深度解读这个英雄职业的故事。

为什么他们要带着眼罩?为什么他们身上都有奇怪的纹身?本期《魔兽涨姿势》将会一一为您解答。

恶魔猎手的历史

在暗夜精灵社会的边缘,有着一群为了获取强大力量,甘愿牺牲自己的视力,接受来自恶魔的力量来对抗恶魔的偏执者,他们就是恶魔猎手,史上第一位恶魔猎手伊利丹·怒风的徒弟与效仿者。

伊利丹

对于伊利丹·怒风其人,即使是他已经入土的当下也无法对他盖棺定论,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承受了骂名与屈辱,却履行了英雄使命的牺牲者,也有人认为他是贪图力量,缺乏原则和立场的小人。即使是在恶魔猎手内部,在伊利丹怒风完全堕落之后也有着分歧,选择跟随伊利达雷恶魔的恶魔猎手只占少数,还有的恶魔猎手则不惜与“师祖”为敌,也要铲除危害一方的恶魔。

在伊利丹与萨格拉斯签订契约的时候,萨格拉斯用恶魔之火烧毁了伊利丹的眼睛,但赋予了他更为强大的视界,可以让他敏锐地分辨出凡人与恶魔。同时,恶魔之王也给了伊利丹更为强大的力量,让他以精巧的战技和恶魔之力消灭敌人。

在伊利丹被囚禁以后,一些暗夜精灵从伊利丹身上得到了启示,用旁门左道的其他方式将自己的眼睛烧毁,并想方设法获取了邪能之力,成为了伊利丹的效法者。尽管人们畏惧着这些模仿着与黑暗力量的契约,或者忌惮他们的强大,但在对抗恶魔的战斗中,却又不得不依仗着他们的力量。几千年中,不仅暗夜精灵,一些其他种族也走上了这条道路,遵循着恶魔猎手的灰色信条。在伊利丹从万年的囚禁中解放出来后,也有暗夜精灵曾向伊利丹本人学习恶魔猎手之道,尽管他们当时都对伊利丹抱有敬意,但伊利丹堕落后也不免与伊利丹的信条背道而驰。

恶魔猎手的特征

通常的恶魔猎手都有着和伊利丹相近的装备样式,由于他们的恶魔视界,恶魔猎手也会用眼罩蒙住眼睛,而为了轻便活动,恶魔猎手通常光着上身,露出他们可以强化自身能力的纹身,下半身也穿着便于活动的着装。有趣的是,恶魔猎手的武器通常也模仿着伊利丹的样式。总而言之,恶魔猎手的一切装备都以轻便行动优先。这与他们敏捷的战斗方式有关,强大的恶魔猎手可以玩弄敌人于股掌之间。

由于接触邪能的关系,恶魔猎手的身上也会产生某些可怕的变异,从最初燃烧的眼窝,污浊的血液到后来产生的实质性变异,就像吸收了古尔丹之颅的伊利丹一样出现身体恶魔化的征兆。当然,优秀的恶魔猎手也有能力暂时变身为恶魔形态,获取更强大的力量。

即使是在暗夜精灵社会中,恶魔猎手也依旧不能被大多数人完全接受,尽管人们不会阻止恶魔猎手在城中活动,却会不由自主地排斥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恶魔猎手,向他们投去惊恐的视线。某种意义上来说,恶魔猎手的处境和其他种族中的术士有几分相似。

著名的恶魔猎手

受难者奥图里斯

奥图里斯是伊利丹的徒弟之一,跟随伊利丹一同来到了外域,但随着背叛者的行径越发疯狂,奥图里斯与他分道扬镳。最终,他来到了纳格兰对抗燃烧军团和伊利达雷恶魔,与自己的导师反目成仇。

洛拉姆斯•萨里比迪斯

早在六十年代就登场的恶魔猎手,为了追捕一个强大的恐惧魔王拉瑟莱克从六十年代就开始行动。在大地的裂变中,他来到了诅咒之地继续自己的追捕,却不幸被食人魔分尸。得到冒险者的帮助以后,洛拉姆斯通过风暴祭坛的能量重新复活,但在与恐惧魔王的战斗中被恐惧魔王附身。为了彻底打败恐惧魔王,洛拉姆斯要求冒险者将封印匕首刺入他的身体,将他和拉瑟莱克一起杀死。洛拉姆斯在死前告诉冒险者,他的灵魂将与恐惧魔王的灵魂继续永无止境地战斗下去。

费隆纳斯•罪行者

同样是伊利丹训练出的恶魔猎手之一,在费伍德森林中屠杀翡翠议会的德鲁伊们,作为伊利丹的徒弟,费隆纳斯一直为伊利丹遭受的不公待遇感到不平。而屠杀德鲁伊的真相正是翡翠议会已经被萨特从内部腐化,那些被他所杀的德鲁伊都是萨特伪装而成,尽管恶魔的伪装可以骗过凡人的眼睛,他的视界却能分辨出萨特的阴谋。

瓦雷迪斯

凯尔萨斯曾将五名血精灵送到黑暗神殿向伊利丹学习恶魔猎手之道,但其中三人都在训练中不幸死亡,一人在训练结束后发疯失控,唯一的成功者正是瓦雷迪斯。瓦雷迪斯可以被称之为恶魔猎手中的“天才”,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强大的力量,他被伊利丹指派训练更多恶魔猎手新兵。

尽管伊利丹已经在黑暗神殿死去,他还留下了一个庞大的谜团,伊利丹在黑暗神殿中藏匿了大量纯净的奥术能量,并用这种能量喂养他手下的伊利达雷恶魔。伊利丹收集如此大量的能量究竟是作何打算?这个秘密已经被他带入了坟墓中。但恶魔猎手的传奇仍然继续,这些游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独行侠依然会用自己的双刃给他们所见到的恶魔一个痛快。

本文来源:https://m.enjoybar.com/newarticle/53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