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一把盐吃出4种病!做好这几点 可以大大降低死亡风险

一把盐吃出4种病!做好这几点 可以大大降低死亡风险

2023-10-09 11:41:25

在“吃”这件事情上,我们曾经做足了加法。用尽煎、烤、炸、酱、卤等深加工方式,吃了越来越多的高油、高糖、高盐、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口味越来越重,饮食也越来越不健康,吃出了很多身体疾病。

这些年,我们开始做减法了,减了油、减了糖、减了脂、减了碳水,如今,轮到减盐了!

01、全球人均钠摄入量严重超标

2023 年 3 月 9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个《全球减少钠摄入量报告》。

该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每人每天钠摄入量为 4310 毫克(相当于 10.8 克盐),远远超过生理需求,也超过世卫组织的钠摄入日推荐量 2000 毫克(相当于 5 克盐)。

我国成年人的日均盐摄入量是世界上较高水平,约 11 克/天。[1]

这份报告指出,虽然世界卫生组织的 194 个成员国都承诺到 2030 年将人均钠摄入量减少 30%,但只有 9 个国家(巴西、智利、捷克共和国、立陶宛、马来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和乌拉圭)完全制定了减少钠摄入量的建议政策。大多数国家尚未采取任何强制性的减钠政策。

报告呼吁各会员国应立即执行减少钠摄入量的政策,并减轻过量消费盐的有害影响。

02、盐吃多了有害健康

食盐是钠的最主要来源,“减钠”通常也会直接表达为“减盐”。

盐是百味之首,我们需要它烹制美味,也需要它维持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它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电解质,具有保持体液平衡的作用。但摄入过量的盐却对健康有着极大的风险。

不健康饮食是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摄入过量的盐则是罪魁祸首之一。

1、高盐饮食引发心血管疾病

高盐饮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摄入的盐过多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压明显升高,严重者可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也会造成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增大。

《英国医学杂志》子刊《BMJ营养、预防和健康(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在 2022 年 6 月发表一项研究称,我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到全部死亡人数的 40%。如果人均每天减少 1 克盐的摄入量,到 2030 年就可以减少 900 万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减少约 400 万因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的中风或死亡。[2]

如果我们到 2030 年达到人均5 克/天的推荐盐摄入量这一减盐目标,就可以将国人的平均收缩压下降约 7.1mmHg。令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降低23%,中风风险降低30%,减少 1700 万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挽救其中 800 万人的生命。

如果这一习惯再保持 10 年,一共会有 1800 万中国人得以避免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

2、高盐饮食增加脑损伤

早前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对大脑造成损伤,而50%到60%的高血压是由过量食盐引起的盐依赖性高血压。

2021 年发表在《细胞通讯(Cell Reports)》上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盐依赖性高血压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如果你长期摄入大量盐,体内的钠含量会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加压素神经元就会过度活跃。

这种机制会导致过度缺氧,从而导致大脑组织损伤。[3]

3、高盐饮食增加胃癌风险

胃炎的发生与高盐饮食也密切相关,因为盐摄入过多,会刺激胃黏膜,损伤胃壁,增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可能性,并且增加罹患胃炎、胃癌的风险。

2021 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在美国胃肠病学协会(AGA)的官方期刊《胃肠病学(Gastroenterology)》发表了一项探究中国人胃肠肿瘤发病率与生活方式中一些风险因素变化关联的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 27000 多名个体的生活方式和胃肠肿瘤发病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高钠摄入与 16.6% 的胃癌关系密切,并且是最主要的胃癌饮食风险因素。[4]

4、高盐饮食增加其他健康风险

此外,多项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盐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引起身体水肿,引发肥胖,降低骨密度,加重哮喘,降低免疫力,导致肤质变差、头发干枯脱落等症状。

03、警惕食物中的“隐形盐”

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咸酸、咸甜、咸香、咸辣、咸鲜口味的食物,都是那么的好吃。盐也是重要的防腐剂,加了足量盐的食品不容易滋生细菌,可以存放很久。盐还作为重要的成分,被添加进很多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里。

因此,我们吃进嘴里的盐,除了我们亲手加进菜肴里的“看得见”的盐,还包括其他食品中和调味品中添加的“看不见”的盐。

但来看看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含有多少隐形的盐吧。

1、酱、酱油

各种酱和酱油的含盐量都1316世界之最非常高,100 克黄豆酱相当于 15 克食盐,100 克酱油相当于 15~20 克食盐。

本文来源:https://m.enjoybar.com/newarticle/53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