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一词出自《论语》,历来被人解读为宽容之举,被认为是倡导人们在面对他人的伤害时要学会宽容和原谅,要用自己的德行、胸怀来感化对方。
但事实上,这样的理解不过是断章取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其实,“以德报怨”一词出自《论语.宪问》,是孔子与其弟子的日常对话。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假如你用善行来回报恶行,那用什么去回报善行呢?所以正确的方式应当用公正的态度去回报恶行,而用善行来回报善行。
人们对“以德报怨”的误读,从根源上来说,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错误理解。
儒家思想即便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论语》也一直被奉为为人处世之圭臬。
那么,孔子的这句被误传千年的言语究竟对今天的中国有哪些启示呢?
01
以直报怨,是人人当有的责任意识
以直报怨,并不是睚眦必报,以牙还牙。一些人误读了孔子的“以直报怨”,认为对方对你做了什么坏事,你就要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但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并不是“以直报怨”,而是“以怨报怨”。
孔子所宣扬的“以直报怨”,关键落在了“直”字上。
朱熹曾说:“直道,无私曲也。”在面对恶行时,要没有私心,不必用“德”去回报,也不能过分的打击报复,而是要公正地对待。
《随想录》中巴金敢做敢说,用正直和坦荡面对不公平的世界,他用真实的笔,点亮了多少人灵魂的灯塔;
崔永元作为一名无畏权贵的勇士,敢于曝光社会的黑暗面,成为社会上最有骨气的一股清流。
这些人用“以直报怨”宣扬了责任意识。
是德,就要涌泉相报;是怨,就要坦荡指出。
宽容本身并没有错,但一味地宽容,就成了姑息养奸。毕竟世间最可怕的并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没有底线的宽容。
02
好人主义,正在危害中国社会
很多人误读孔子“以德报怨”的思想,误以为孔子所说的“仁者”是“老好人”,但事实上,孔子最讨厌的就是老好人。
在《论语》中曾记录了孔子和子贡的一段对话。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
曰:“乡人皆恶之,何如?”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好人?乡里的好人喜欢他、坏人讨厌他的人才是好人。
可见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德行,并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是以善恶为标准,孔子在原则问题上是从不妥协的。
马丁·路德·金曾说:“最大的悲哀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
孔子也曾说:“乡愿,德之贼也。”
《人民的名义》中孙连成自知升迁无望,心灰意冷,每天看星星看月亮,只求一团和气……如此事例,屡见不鲜。
宣扬“以德报怨”,其实是在宣扬“好人主义”。而“好人主义”从根本上其实是“个人主义”。
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就是社会许多问题不断产生的重要原因。
03
以德报怨,是拿来要求自己的
诚然,以德报怨确实是人类应当追求的终极价值,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终方向。
但孔子毕竟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所以“以直报怨”也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的。
毕竟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还是今天的现实社会,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都很难做到“以德报怨”的宽容胸襟。
因此孔子提出的“以直报怨”,宣扬的是一种“惩恶扬善”的精神,是为了鼓励人们行善去恶,引导社会往有秩序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当一个人的道德高尚得违背了基本人性,那么很可能他只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如严嵩,在升官之前,就以守孝的名义为自己炒作,终于在嘉靖年间平步青云。位极人臣后的严嵩,又反过来用各种“道德链条”绑架底下的官员,但实际上这位严嵩大人,恰恰是一个把坏事做尽了的小人。
而如果在民众的道德境界还未足够高的情况下就过分鼓吹“以德报怨”,则容易诱发人沽名钓誉,或者造成“道德绑架”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熊孩子”,做出各种过分的事情,可是家长却说“孩子小,大人要宽容他”,这不就是一种将“以德报怨”要求于他人的行为吗?
因此我们可以把“以德报怨”作为对自己的要求,作为提升个人道德境界的努力方向,但绝不能作为对别人道德的要求。毕竟道德从来都是拿来约束自己,而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
04
以德报怨适合个人,不适合法律
去年,网络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热议。
安徽一位初三学生小何看到一老太太过马路时摔倒便前去搀扶,没想到老太太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后来经过交警勘察,证实了小何的清白。
善良的小何以德报怨,不计前嫌,最后还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了一千元。
此事一出,很多人都夸赞小何的善良和胸襟,但我们也要想一想,老人的讹人最终没有付出代价,反倒赚了一千元。
行恶风险如此之低,难道不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吗?
其实,真相和法律永远是宽恕的前提。小何可以以德报怨,但法律不能以德报怨。
小何愿意冰释前嫌,是她个人道德高尚的表现,理应赞扬,但如果法律没有对老人施加惩戒,那么背后的是非观必将扭曲。
如若凡事都用“以德报怨”来衡量,那么社会的是非对错及价值观必然会变得模糊,而世道变坏,也成了必然。
被误读了千年的“以德报怨”,仍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看电视上,不就有各种电视剧在宣扬道德至上的“白莲花”、“玛丽苏”,无论他人如何对待,她都以德报之,最终收获了爱情与幸福吗?这样的价值观并不是在宣扬善,而是在纵容恶。
实际上,以德报怨只能作为个人道德努力的方向,绝不适合作为社会应当鼓吹的价值观。
只有“以直报怨”,公平坦荡,才有利于社会规则的建立,才有利于今天中国法治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