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1955年4月1日,一代才女林徽因去世。然而停留是刹那,转身即天涯。红尘陌上,独自行走,绿萝拂过衣襟,青云打湿诺言,山和水可以两两相忘,日与月可以毫无瓜葛。那时候,只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在这个美好四月,重温她的经典句子,感受美丽人间春光。1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2我们应当相信
辛丑牛年,在北京的女儿家过年。大年初一,也就是牛年的第一天,一家人去离家不远的北京植物园游玩,不曾想,在这里却意外地与中国最牛的父亲“邂逅”。说起这最牛父亲,名字你也许不知道。但一提起被收入小学语文教材,孩子们个个会背会朗诵的那篇气势恢宏的美文,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比起完美,完成更重要!”今天看书,当读到这句话时,真的是扎心了,而且扎得生痛生痛!本就喜欢写作,这是我从少年时代就萌发的一个初心和梦想。青年时候并做过非常刻苦的努力,看过一些名著,也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过很多豆腐块的文章,有的甚至还获过奖。自己从一个回乡务农青年当上民办教师,也是因为能写,文字功底还行;后来被组织选中,从学校借调到乡政府担任政府秘书,也是因为我写文章是一把好手。可自从自己从政府返回
杜甫《春夜喜雨》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在今夜,就在这烟雨濛濛的江南水乡。虽然还是春寒料峭,虽然还是春雨淅沥,但却如坐春风,好生欢喜,好生快乐。今夜,一群诗朋好友在市区的一个叫着“江南水乡”的地方小聚。这些人中,有做行政工作的,有做生意的,有上班的工人,有当教师的,也有一生为农的,还有已退休的;有的已年过半百,也有的已是耄耋老人,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或诗、或文
我与写作朱华玉写作,作为少年青春时的一个理想,一直存在于自己内心的宏伟梦想,并为此作出过不懈的追求和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我的名字变成铅字赫然印在本地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上时,在那娱乐方式缺乏的年代以及闭塞落后的小乡村,简直是令人不敢相信的振憾,我成了小镇的名人。自然,高中辍学的我很幸运地被推荐到乡里的中学当了一名语文代课教师。散文、诗歌、小说、通讯等等,一直尝试写了很多很多。九八长江特大洪水那
小镇渡口朱华玉从小镇到外面去的人必须要经过这个渡口。从外面到小镇来的人也必须要经过这个渡口。这是长江中下游因江流泥沙漫长的淤积而成的无数个江心洲中的一个,我就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块小小的江心洲上。既然是江心洲,当然是洲在江心,人在江心;当然是四面临江,环抱着的是草色青青,绿水苍苍;世代蛰居在水之中央,乡民们的进进出出,来来去去,当然也就少不了渡口,少不了渡船。水乡小镇上的这个渡口,究竟源于何时已无从考
班主任专业成熟也好,职业成熟也好,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班主任要想在班主任专业化道路上走向职业成熟,不仅不能忽视微不足道的小事,相反还应该从小事做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里给青年班主任的十个小建议,也是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十个小建议。第一个小建议,随身携带一支笔,一个小工作日记本。班主任工作的天地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天的生活都是新的,每天的教育都是新的,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鲜活
每个星期三,是大圩老师这学期开学以来最为忙碌,也最为享受的一天。同时,也是太平这所乡村学校的初中和小学的孩子们最为期盼,最为兴奋的一天。因为学校在今年暑期购置了一套陶艺制作设备,有制陶的拉坯机,有烧制陶艺作品的电窑等等,建起了一间陶艺馆,并于今年开学正式开设了一门新的美术课程——陶艺课,授课老师正是大圩。大圩本名叫沈帮彪,是太平这所乡村学校的一名美术老师。因为世代居住的村子边上有一条长长的阻挡洪水
2020年的第36个教师节,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36节教师节,也是我参加工作的第36个年头。36年的寒来暑往,36年的春夏秋冬,16年的一线教师,20年的乡村校长。从洲区转到圩区,从一个乡镇转到另一个乡镇,几经更迭,几经辗转,如今以然双鬓染白,回望20年来的乡村校长历程;回望曾经经历过众多的乡村校园;回望那曾经用自己的心血构筑起那校园里熟悉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使我依然怀着一颗对乡村校园朴素的不舍
题记:女儿与公元2017年3月26日,走进了婚姻的神圣殿堂,作为父亲,为她高兴,为她欣喜,由此写下了这段文字,以此为念,祝女儿女婿百年好合,永远幸福!一路向北——致女儿女婿新婚之禧女儿,我至爱的女儿,就在昨天,我和你的妈妈一路向北,千里奔波,从长江之畔到渤海之滨,从江南水乡到燕赵大地,赶到这千年古镇沧州,来参加你们的结婚盛典。一路上脑海中满是你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初夏的午夜,在老家的小屋里,你那划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