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这该是最后一篇了吧,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天下午散营。上午皈依仪式后,大和尚和我们说晚上有梵乐雅集,希望营员可以留下听听看看。我之前还不知道有这场盛会,买票在今天,正好有幸有缘亲眼目睹,亲耳聆听这十年一遇的盛世佛音。一下午,鼓山迎来了很多嘉宾。傍晚过堂,斋堂里挤满了客人。义工说请他们自己打饭打菜,不用行堂。可是人很多,一拥去打饭打菜,秩序混乱。我和大姐一起帮忙行堂,过程中看到他们的表现,不禁让
(八)今早拜山,因为天气很热,师父担心我们中暑,就选择从寺庙正门台阶下开始朝拜(短距离)。三步一拜,结果到了大殿,我的额头,双手和裤子上都沾上了沙子和灰,和大家一样汗流浃背,我没有感到什么疲惫,反而心里很高兴。我们今天才拜了很短的距离,且是一群人一起拜山,或许很热闹,不同于一个人的朝拜那样孤独。听过《一个人的朝圣》,很想哪天去西藏看看朝圣呢。放生时候我看到鸟笼里有八哥,虎皮鹦鹉,还有白毛红喙的珍珠
(七)昨天下午,和作家老师们一起交流请教(原名是研讨会,这个对我来说太高大上了,我这门外汉哪里谈得上研讨啊)。八位作家是“须弥山驻寺写作计划”第二期入选作家。“须弥山驻寺写作计划”是由智文大和尚和文人胡纠纠共同发起,诗人白木主持,面向全球写作者的创作支持活动。每次活动在七八月份,共49天。由寺庙免费提供食宿,为作家们提供更多创作的灵感。就我看来,这又是鼓山寺一个大的善举了。第一期活动在香泉观音古寺
(六)昨晚传灯法会。起初我不知道传灯法会的意义是什么。后来传灯完毕,我们在一起诵读祈愿文,我才知道传灯法会的意义其实就是“自觉觉他”。学姐拿出手串出来说要开光,我都不知道开光是什么意思。在准备法会时候,我看到大殿佛像前放置了一张铺上黄色布子的桌子。桌子上摆上了一定数量的蜡烛。这些蜡烛,盛在莲花样式的灯盏里,呈现黄色的固体状态。它们分别被摆放成“万”(好像是梵体的“万”字,就是佛像胸前的那个字,键盘
(五)一些事。很多师父很多人都反复说,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为什么这样说?师父为我们解说,佛经上说,大海之中有一只盲龟,海面有一块浮木,人身得以获得的几率就如同这盲龟钻进这浮木的孔洞之中一般大。这该有多难啊。这两句话,不得不让人心生惜福之情。佛法为什么难闻呢?因为以前佛经的获取很难,诸位从《西游记》可以见得。我听界无法师说,《楞严经》的取得是和尚从很远的地方,划开自己的手臂,把血书放入其中再缝起来带
(四)我想来补充说说这几天来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我自己的一些愚笨思考。<br>一些人。他们无私奉献,心怀善意,从诸位同修,九位作家摄影老师到义工师兄,师父。不妨由时间推移说起吧。想写的很多,倘若写漏了,请原谅啊。上山来那晚,微信聊天,十一点了,果敏师父还没睡。我问他在干嘛。师父说在看书。我还打破砂锅问看的什么书。师父说在看文抄。我很感慨。初高中时候假期,每晚我几乎都在台灯下,伴着一杯
(三)在智文大和尚说法《正信的宗教》之时,他提到六道轮回。陶姐问我可能接受,我说可以啊。因为我见过一些文学作品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其他作品也都有这种色彩。佛学与艺术关系密切。在参访香泉观音古寺时候,听住持界虚法师说法。他提到《西游记》中孙悟空与菩提老祖那段,师父说原型是《坛经》中慧能,神秀与五祖弘忍的事情,这其中有我们熟知的慧能作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二)来到鼓山,我很惭愧。这要从来的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情说起。上了火车,找到自己的座位,我看起了闲书打发时间。不久身后挤过一个身影。接着耳边响起了一位母亲的声音,她先问好,接着说起她孩子自小没有眼睛。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我朝后望去。他们是背朝我的,我没有看到母亲和孩子的正面。听她说起孩子的事情,我心里也很难过。我找出自己的零花钱塞给了那位母亲并和她说请她好好照顾孩子。我满脸的惭愧,因为我给出的钱是杯
(一)原本不打算用文字来记录的,因为我写出来的东西很俗。也罢,随心所欲吧,我手写我心就好。因为不懂佛文化,来鼓山之前,我闹了个笑话。有人在群里叫我师兄。我心想干嘛叫师兄呢。于是我说我可不是师兄,叫师姐。后来有师兄私信教我说寺庙里我们这样同修的都叫师兄,不论男女。可以自称末学,晚学,后学。这是个笑话,如果找不到笑料了,诸位同修可以拿来一笑。23号晚我和一位师兄一起到了鼓山。义工师兄温馨安排我们在寺庙
亲闻两个家庭的悲剧之后今天妹妹中学入学考试,中午我们顺道去了外婆家,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朵朵死了。舅妈几乎是灰着脸对我们说的。当时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呆住了。怎么死的?我爸问舅妈。淹死的。朵朵是外婆邻居家的孩子,刚刚五个年头,小女孩长得水灵灵的,古灵精怪的,调皮淘气但是很懂事,说话痛人。每个见到她的人,都忍不住喜爱她。在她还没有出生之前,我从未见过像朵朵这样伶俐的小孩。但是我没有想到朵朵竟然就不
性别歧视“爸,我们张老师有性别歧视。”儿子放学回来对小林说。“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小林笑着问道。“我今天问张老师:‘老师,男人穿裙子吗?’老师回答:‘傻孩子,哪有男人穿裙子的呢?’”“对的呀,哪有男人穿裙子的呀?”小林好奇地问。“谁说男人不穿裙子?我们男人和女人一样,穿围裙!“
《金锁记》与《呼啸山庄》双重悲剧的异同分析关键词:希思克利夫;曹七巧;双重悲剧;异同摘要:于人于己,希思克利夫和曹七巧都造成了悲剧。本文将以传统式的分析,依次从悲剧的起因,开始,发展及结果来进行对比分析,解读双重悲剧的异同之处。《呼啸山庄》问世于1847年,《金锁记》问世于1943年,两者问世时间不同;《呼啸山庄》全篇情感丰富,《金锁记》满是苍凉,两者渲染的氛围迥然各异。但是,两者均通过讲故事的方
为何命名为《浮躁》?在字典中,“浮躁”一词被解释为“轻浮急躁、没有耐性的”。它的反义词是“沉着”。对于“浮躁”,字典仅出示了一个例子:性情浮躁的人不易成就大事。可见浮躁是一种心理状态。有人说,“浮躁”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不安分守己,总想投机取巧,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百度搜索上定义: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和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表现在心神不宁、焦躁不安和盲动冒险三个方面,与艰苦
最初目光触及这个词语我的脑子里便开始了高速的运转搜集它是什么呢是原点还是第一次的体验我习惯用颜色去描绘所遇到的事物那么它在我的眼中会是怎样的颜色呢是天空般空灵纯净的蓝色还是雾霭般朦胧影约的乳白还是少女羞涩的绯红它该是美好的吧还是有点忧伤的呢然而不论忧伤还是快乐都是我们满满的青春的记忆
匆匆那年匆匆那年,每个教室每个桌上堆满了书各种各样的书上划上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匆匆那年,每一个教室里每一个身影都在忙碌为着自己的青春,也为着自己的理想,在奋斗着匆匆那年,我小小的心里偷偷地装了个那个他然而青春时的少男少女呵,总是那么羞涩,不敢说出他呵!匆匆那年,临近高考,邂逅了重感冒我总觉得这是场美丽的意外匆匆那年,课上在桌下偷偷地看小说,偷偷地傻笑,有时还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往小馋嘴里扔上一粒巧
认识自己在现在愈发物质化的时代,我们的心态也随之变得愈发浮躁起来。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难停歇下来思考些什么。这个时候,认识自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认识自己是一种智慧。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适应社会,与社会建立更深刻的友谊,首先必须认识自己。只有在知道“我是谁”的前提条件下,我们才会尽可能地知道“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深一层问题的解答。这样看来,最最基本的认识自己,
假设她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里。她和她的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她对母亲说:“妈,假如哪一天我走了……”“这孩子,在说什么呢?”话还没落音,母亲着急了。“妈,你先听我说完。”“妈,假如哪天我走了……”“傻孩子,说什么呢?”“妈,你先听我把话说完啊。”“妈,我是说哪天我走了,你要有心理准备。”一阵沉默。“孩子啊,就是要走,你也是走在我后面啊”。母亲的眼眶湿润了。“妈,我想捐出我的眼角膜……”“孩子啊,妈知道
我怕回家我怕回家。在校与在家,我是两个人。在校似乎一个人生活着,感觉很独立的样子。然而在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我不知道如何用言语、文字等外在的形式三言两语地表达出来。反正是不同的。且看下文。我怕回家。这次五一放假也是一样。车到高峰了。像往常一样,父亲叫我打电话让他来接我。当接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微弱而嘶哑的声音:“喂,苗苗。”“爸,我到了,您来接我吧。”我说。“好”。挂了电话,我蓦然后悔打给父
南京,一又三分之二双休日,我们整个寝室乘火车去了南京。我们在南京呆了一个大半天。用数学上的思维来计算这个时间,可以是一又三分之二。我的题目命名由此而来。我不是个特别善于观察的人。但是此次南京之旅确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些许思考。南京是个建筑林立的大都市。摩天大楼直指霄汉。走进南京,会让你首先感觉到一个字:大。它的大,我想可能是建筑高大的缘故。再一个,是拥挤的交通成就的。人多,路多,车多。我们的第
他.她.它他他是一个羞涩的男孩。读大学的时候,他喜欢上了邻座的一个女生。他不知道怎样表达出他的心意。他每天有意地坐在她的身后,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干自己的事情。这样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的行为几乎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个习惯了。到了开学初的一次课上,老师说为便上课讨论发言,决定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这个过程。可以自由分组,但是必须保证每组都要有两个男生。老师的话音未落,他的心里是以一阵澎湃。浪涛击打着他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