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海棠第二十八章杀蟒成婚经典爱情的唐诗(文史知识补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最高峰,给后人留下了八万余首卓有成就的诗篇,但只有小部分选入在《唐诗三百首》之中。唐朝的诗人写诗,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对于情感的一种宣泄,作者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悦与苦闷,对于爱情的追求与痛苦,通过文字,演变成了从古至今的诗歌经典。我们所看到的唐诗,有一大部分,那都是爱情诗,在这些爱情诗的背后,便是作者经历过的情感历程。这些诗歌大
香海棠第二十七章重振旗鼓大足与海棠香国的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重庆市大足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重庆市西郊。面积1436平方公里。东北接铜梁,东南邻永川,西南界荣昌,西北连四川安岳,北毗潼南。地形多山多丘少坝,大足秦以前属巴国,秦属巴郡,汉属益州巴郡(巴西郡)垫江县(又合州今合川)。据《舆地纪胜?昌州》记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先后为梁州(荆州、益州、楚州)巴郡垫江县、宕渠县(今合川),合州垫江郡石
香海棠第二十六章真相大白河包镇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河包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西北部,幅员面积66。01平方千米,总人口28156人(据2017年人口普查统计),辖3个村、3个社区、73个自然村与重庆市大足区的季家、三驱、龙石等镇接壤;与荣昌区的铜鼓、观胜、仁义、古昌等镇相邻;距荣昌主城区22公里,距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24公里。静南县在昌州未建立之前,土地分属普州(今安岳)普康县的大部分,合州的赤
香海棠第二十五章棠堰飘香(文史知识补遗)棠堰飘香,是荣昌著名的八大古景之首。其余为:桃峰积翠(今峰高桃峰山)、虹桥印月(今施济桥拱桥)、龙洞栖霞(今盘龙镇、原九龙乡)、古佛眠云(今卧佛寺旧址)、宝岩飞瀑(今昌元街道七宝岩旧址)、石航秋水(今仁义镇三七水库内)、鸦屿仙棋(今安富镇李家寨山上)。《同治荣昌县志》载:棠堰飘香在吴家铺,县北一百二十里,堰有香霏阁,阁下有香霏桥,故古名胜也。方舆考昔有调昌州
香海棠第二十四章生命乐章历代名人赞荣昌(文史知识补遗)昌州首建治所在荣昌,显然是荣昌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美好秀丽。早在唐宋时期,许多人就赞美荣昌“山环绕而蜿蜒,地宽广而爽垲”,“群峰秀拔,二水迂回”,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有诗咏荣昌:海棠香国开晴霭,步履逍遥踏翠微。青鸟往来鸣客至,黄鹂上下傍云飞。清道光重庆知府王梦庚也有诗咏荣昌:鸿呼沙岸白
香海棠第二十三章棠堰传奇海棠文化(文史知识补遗)海棠文化是昌州给后人留下的重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荣昌、大足、永川三地都以海棠文化为誉,积极利用海棠文化资源,大力发掘、打造海棠文化项目。过去的古昌州虽然无法阜新,但恢复建设古昌州时代的城郭、民居、楼阁还是可能的,培植栽种大量的海棠名花也是可能的。重庆十个最美大道之一的海棠大道就载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等名贵海棠。不少居民小区的住
香海棠第二十二章抗婚出走五抬山与清流河(文史知识补遗)五抬山,在荣昌县吴家镇海棠村境内,当地人叫五台山,五匹峰。站在五台山上,前面是宽阔平坦,美丽无比的大河坝,清流河蜿蜒而过。右边的远处是吴家新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近处是吴家铺旧址,荣昌古八景之一的棠堰飘香的香霏阁遗址,现已是一片良田,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真叫人感叹怀念,唏嘘不已。清流河是荣昌的第二大河流,为沱江一级支流。也是我县唯一一
香海棠第二十一章海棠成婚唐代的婚俗(文史知识补遗)唐朝时期的婚礼是十分讲究的,特别重视排场礼仪,不仅是官员重视这些礼节,普通百姓也是十分重视的。盛唐时期经济文化发达,礼仪的规矩就多一些,中唐时期,由于安史之乱,这些隆重礼节开始淡化。但婚礼的主要仪式还是在继承发扬。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具体如下:一、新婚宣礼,司仪官入场,向众人行礼后,宣读新婚祝词。念完后宣布:吉时已到,迎新郎、新娘进入高堂,点礼炮!
剑南道与成都府(文史知识补遗)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历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为益州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建制。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为剑南道,治所位于益州。因位于剑门关以南,故名。开元年间置剑南节度使。安史之乱后,乾元元年(7
香海棠第十九章采萍复仇永川与昌州的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重庆西部地区,东连江津区、璧山区,西接荣昌区、大足区,北界铜梁区,南临四川合江县、泸县。永川,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隋朝属江州县(今巴县或巴南区)辖地。唐朝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分璧山县、泸州部分土地置县。昌州有四县,翌年,静南县撤治,分东南部分土地归永川县所有,形成昌州仍三县布局。北宋时,宋真宗咸平四
香海棠第十八章杨张造反崔宁杨子琳与昌州(文史知识补遗)崔宁(723-783年),又名崔旰,贝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唐朝时期的名将。据史记载他出身博陵崔氏,年少便喜好纵横之术。原本贝州安平人,后徙卫州。早年生活落魄,跟随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授折冲都尉。唐宝应初年,授利州刺史,平定山贼有功。迁汉州刺史,打败吐蕃军队。永泰初年,打败剑南节度使郭英乂,迁西川都知兵马使。大历二年,贿赂宰相杜鸿渐,授西川节
香海棠第十七章天机泄漏唐代的灶王节(文史知识补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灶王节。灶王节又称祭灶节、辞灶节、送灶节。灶王就是灶神,俗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全称“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又称“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人间烟火的一家之主。灶神是神仙中等级中最低的地仙。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灶神为何选在腊月二十三日?据
香海棠第十六章破庙夜读唐朝的科举制度(文史知识补遗)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公元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9月2日才被彻底废除,整个科举共持续1300多年。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过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通过考试产生而形成了新的士大夫阶层。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
香海棠第十五章张超断案白儿塔(文史知识补遗)白儿塔是荣昌盘龙镇昌州村狮子坝境内的一座白塔,现已毁弃,没有了准确遗址。又说此塔在荣昌县城的白塔坡粮仓内,解放前前夕成危险建筑,后修建粮仓被拆除。据说白儿塔是唐代昌州在治时,由于有一个官员徇私枉法,错杀了一个名叫白儿的两岁小孩,婆孙俩逗小孩玩耍引起血案,惊动了朝廷,将州官革职查办。为警示后人,在县城修建了的一座白塔。塔高十二米,七层,分别代表一年四季和仁
香海棠第十四章三觅花踪燕子岩奇观(文史知识补遗)燕子岩,又叫麻雀岩,班竹坡。位于县城西34里,为荣昌、隆昌的交界处。主峰海拔666米,是我县乐观山脉的最高峰。附近有“燕岩凌飞”、“猪石奇岩”、“三石屹立”等奇景。燕子岩位于最高山顶。山顶平坦,岩间有群燕栖息。北侧岩石陡峭,有一巨石突出岩畔丈许,形如飞燕。四望浅丘如画,山水田园尽收眼底。从西侧上山,在路旁有一巨石,形似荣昌白猪体形,浑然天成,人呼“猪
香海棠第十三章海棠拒媒唐朝的婚姻礼仪(文史知识补遗)古人结婚,大约有以下几个礼仪程序。据周《礼记·昏义》记载,即规定了六礼:纳采礼、合八字、纳吉礼、纳征礼、请婚期、迎亲礼。此后历代大体沿袭这一礼制,唐朝也不例外,而且习俗更严,更讲究。纳采礼是男方欲与女方结亲,必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也就是俗话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名思义,媒,指谋合二姓之人;妁,指斟酌二姓之
香海棠第十二章茶仙论茶昌州茶道(文史知识补遗)中国茶道,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沉积。可以在品茶体验中寻求意境,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还有助于为生活的诗情画意增光无限的添彩,引导茶的意境与茶道相通,展示人性“真善美”的内涵。中国茶道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昌州同样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从唐朝昌州建立之前,曾经有人把一株茶树栽种在古佛山斗鸡公旁,后来成为茶树王,直到解
香海棠第十一章女大当嫁唐朝的婚姻制度(文史知识补遗)唐朝时处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唐代的婚姻制度,具体由国家法规《户婚律》规定执行,但首先确认封建强迫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的合法性。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
香海棠第十章海棠花开香海棠的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海棠原产中国,重庆、四川、北京、陕西、湖北、江西、广东、广西等十余省(区)都有栽培。自古以来均为我国的传统的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仙子、花贵妃,国艳之美誉。过去栽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堂)富贵”的意境。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产生了许多赞赏海棠的诗歌画卷。从唐朝以来,有出版记载的诗词图画达数以万计之多。唐朝著名诗人郑
香海棠第九章彩华投亲濑波山(文史知识补遗)濑波山,即濑婆山脉,唐代昌元县境内的一座大山,属缙云山脉断层带,从万灵山起始,到安富境内燕子岩西止,全长50余公里,中段有螺罐山(又名乐观山)、玉屏山、斑竹岭(今名鸦屿山)大小山峰十余座。濑波山主峰在荣昌安富境内,延绵十余公里而雄奇险峻。古代是昌州西南方向的天然屏障,也是泸州、隆桥驿(今隆昌主城区)到昌州府衙的必经之地。山下陶窑成群,陶器成山,是中国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