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毕业后几年的时间里,换了好几家公司。这些名片其实就是公司的宣传活页,统一的Logo、邮箱、地址、电话,我的个人信息在上面简直无足轻重,就像是可以随时被替换一样。后来有次参加行业活动,一个做设计的女孩给我留了张名片,简洁的风格后面只有一句俏皮话:我是“康熙控”。就是这句话,一下拉近了我跟她的距离。我哈哈一笑。我也是康熙控啊,那档《康熙来了》的节目充满智慧,喜欢“康熙”的人都有某种共通的幽默潜质。找到同类原来这么简单,从一张个性名片出发吧。
从那以后,我试着用第二张名片跟别人交往,还真管用。我的第二张名片设计非常唯美,浅蓝的底色上以我手绘牡丹的剪影做背景,我的宣言是1000元酷游西藏。我是分享控,我把这第二张名片拿来和众多旧遇新知分享,一张名片竟然收获了3个铁杆朋友,我们都是分享控,分享好用不贵的新鲜随身洗牙机,聪明地订到零元机票,游西藏别人花10000元,我们花1000元……
和一个关系不错的工作客户合作结束的时候,我特意留给她我的第二张名片,她拿过去,心领神会地对我说:待会儿我们一起喝杯茶啊。她因为名片和我拉近了距离,觉得我是有趣的人,她喜欢跟有趣的人交往。聊天中得知,我们都爱看悬疑片,一起热烈地讨论非常生猛的悬疑片,那真是个快乐的下午。
第一张名片是形象和礼仪,就像我们的职业套装一样,在那里面我们都是套中人,而第二张名片则是生活中独特的自己,这是个展示个性的年代,没几把刷子,你很容易出局。后来,随着兴趣面的进一步增广,我对第二张名片进行了改版,用极简的设计,最平实的语言,比如,宅女九段,康熙控,关爱野生动物志愿者,最爱连衣裙等等。而且既然是私交场合使用,我干脆将所有的工作信息都隐去,名字下面直接写了一个“生活创意家”的称号。
第二张名片升级不久,我去参加中学同学毕业10年的聚餐,席间酒酣耳热,大家都忙着交换名片,有的同学拿出烫了金的名片,不少人借着交换名片的时机自我吹嘘一番,那边接名片的人也羡慕地说:多好的单位啊,又升职了,恭喜恭喜。一个个志得意满。我很从容地把我极简的第二张名片挨个发出去,居然引起了小小的震动,还有几个过来问我怎样才能成为关爱野生动物志愿者,他们也想加入。小小的第二张名片,让我看到了另一面,大家更喜欢生动有趣的人,你的职位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说来好笑,用第二张名片交往,还可以成为相亲的试金石。同事给我介绍了一个青年才俊,吃饭闲聊感觉都还不错,临别的时候我留了第二张名片给他,结果此人再无音讯。后来同事的反馈信息是:爱看《康熙来了》的女人太肤浅,高智商的女子才配得上他的海归身份。这样的男人肯定乏味,一本正经的,生活在一起估计也没多大意思。我用一张名片就把他淘汰出局,真的是太可爱了。我更愿意继续看“康熙”,也不愿意变成高智商女子,因为失去了生活乐趣,高智商又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好事在后头,有一次在飞机上和一位成熟儒雅的男子偶遇,相谈甚欢后他问我要一张名片,我递上了那张“生活创意家”的名片。他哈哈一乐,跟我握手,说他喜欢有趣的女人。后来这人成了我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