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跨过扬子江,车子疾驶在江南的丘陵山岗间,像一匹撒欢的马儿,偶而松缰后,便四蹄奔腾开来。风,钻进车窗,拂过面颊,温温柔柔的,却有一丝浅浅的凉意,让人感觉到季节在我们的日常忙碌中悄悄变化着。长江,真是一条原则性极强的分界线,将江南江北分得清清楚楚,勿论口音,连房屋造型都迥然有别。在江北,无论城乡,房屋多为简朴的火柴盒型,四四方方,周周正正,毫无特征可言,似乎哪哪都能够轻易领略到。然而,进入江
流着热汗,轻摇蒲扇,再掬一捧夏日的清凉,缓缓入肚。尔后,袒胸露背醉卧于如盖的浓荫之下,身与心都彻底放松了。此刻,不必思虑会有轻佻的目光由你身上轻轻掠过。不远处的池塘里,几头老牛一直汪着,喘着粗气,不愿上岸。虻,在它们的周围飞来飞去,伺机而动。这样做,并不意味着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只是耐不住这夏日午后的寂寞,非得惹老牛不停地甩尾巴,嗡嗡嗡的叫声才显得有意义。旷野里,除了满眼勃勃生长的稻秧,借着短暂的雨
绿,或者春事文\张承斌河岸旁那些离家出走的绿同谋刺痛了太阳的眼阳光到处寻找那些离散的影子焦急挂满枝头一如杜甫草堂前望穿岁月风尘的双眼漂泊在千里之外我羁不住的绿啊奋力逃遁小鹿撞怀是昨天的心事春风吹不化愁结千年的寂寞刺破长空的野心如飞鸟盘旋最终摇曳成五彩的梦谁说春天无事月亮也会偷听那些花下锁不住的细语
不变的记忆——写在某个日子之前任天空乌云翻绕任大地地动山摇任江河浊浪滔滔也不管你在天涯还是海角更哪怕山高路远星汉迢迢追寻你青春靓丽的身影和着春风伴着夏草一直漫溢漫溢到天荒地老想一想卅年前你的发辫盘绕忆一忆当年你的学习成绩良好还有那偶尔掩饰不住的赧然一笑即便如今时过境迁你我已不再青春年少可我又怎能轻易地将它忘掉也曾想路径旁的那株无名花草能成为你的心香一瓣更祈盼一枚石子能激起你心中的微澜可是命运使然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上小学三年级。那时,我们的校园是由一排土房子组成。全校共五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室很小,约三、四十个平方的样子。两个窗户也很小,如猫眼,用塑料薄膜或是肥料袋子简简单单地遮挡着。地面是土的,只是稍微平整了一下,以方便学生摆放桌椅。学生不多,每班差不多二、三十人吧,分两排坐着。桌椅都是我们从自家带来的:一个长方形的板凳充当课桌,还有一个更小的、简易的四方凳便成了我们的座椅。
年前,我去了一趟上海。候车时,闸机口排着长长的队伍,犹如两条蜿蜒的巨龙。长时间的等待,大家开始焦躁不安。通过闸机口时,人群像疯了一样拥挤着,推搡着,抱怨声、谩骂声此起彼伏。人们纷纷指责、诅咒这个世界的人真是太多。一阵匆忙的奔跑后,大家找到了彼此的位置。可车厢里依旧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儿空隙,甚至连挪动一下身子都显得特别困难。夜袭来,车厢里渐渐安静下来,人们在疲惫中昏昏沉沉地睡去。我也抵抗不住上下眼
早就听说位于安徽长江之南的东梁山已被芜湖开发为旅游风景区,上周六慕名欣然前往。八点整装待发,经芜湖长江大桥,穿经济开发区,骑行约三十五公里的路程到达天门山景区。天门山原由夹江对峙的两座小山组成,北曰西梁山,南曰东梁山。江面至此异常狭窄,水流湍急。远看两山恰似横亘在浩浩江面上的一道天然门户,故因此得名。如今的天门山更因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望天门山》而天下闻名。关于这首诗的深刻意蕴,安徽师范大学刘学
母亲节感怀母亲节又到了。今年的母亲节,我该为母亲做些什么呢?说些感谢的话?太简单、肤浅!那是年轻人的事。我等年近半百之人,那样的话,说不出口。送一束康乃馨?母亲一生历经坎坷,为养育我们众多子女,吃尽了苦头,岂是简简单单的一朵花就能完全表达的?!给钱?党的政策英明,父母衣食无忧。钱是身外之物,能有何用?!想想我的父母,忠厚善良,一生勤劳简朴,我的眼眶就不知不觉湿润了。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是民办教师
三十年聚会已成,几十载光阴可叹。微信群里觅良伴,素指轻拨九连环。吾心似野马,日日狂欢。怎奈它,秋风乍起雁成串,碎语激浪搅梦寒。三更夜半,独上高楼倚栏杆。晓看白云边,有无限江山可登攀。恰如闲庭信步,管它似水流年!
自炼心经人,是有懒惰思想的,也总会给自己的懒惰寻找藉口的。譬如说我吧,平日里喜欢锻炼身体。每天早起,先跑个十来公里的步;然后再练力量,练柔韧,练平衡,练拳术。这样一番折腾下来,就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匆匆洗漱,匆匆上班。一段时日过后,感觉有些劳累,就有了想休息甚至放弃的念头。可转念想想,自己坚持了这么多年,实属不易,从中也受益无数。如今,一朝放弃,岂不可惜!于是,坚持;继续每日早起,每日晨练。晨
老宅的记忆看到这些照片,我不知道它能否唤起你我沉睡的记忆?如一位敦厚善良的老人,它记取着我们儿时快乐的身影与青春踏过的足迹。可如今,它已风烛残年,默默地蹲守在历史的角落里,偶有春光略过它的额际。车轮与熙攘的人群,从未停留在它曾经的美丽。没有叹息也没有啜泣,唯有疯长的野草与星点的黄花,似乎和它形影不离。每次经过,我都满眼热泪淅淅,那是因为我无法忘却它曾经深沉的给予!
一只南瓜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老套,也很简单。我丈母娘今年八十五岁了。老人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唯独满口牙齿不太好使,平时只能吃些较软的东西。老人对饮食也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就喜欢吃点老南瓜。这还不好办?!住我家的这段日子,我叫妻子隔三差五地煮些老南瓜给老人吃,老人吃得津津有味,满嘴喷香,连连叫好。过了一些日子,老人坚持要回家。我竭力挽留:您老这么大年纪了,一个人在家,我们不放心。您就住我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