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银姑成了于小屁的女人,就什么也顾不上了。礼仪道德是倡导女子从一而终的,银姑将处女之身交给了于小屁之后,就没必要听从父亲的安排,她下定决心跟着于小屁私奔了。银姑跟刘三丫玉姑睡在东屋,刘璃猫两口子住在西屋,中间是灶台,农村各家做饭烧火的屋子,也是进出这三间房的房门所在。茅房是在外墙东侧,银姑半夜
第十三章于小屁找到了二台子于三娘家,向三姑诉说了详情,请求于三娘再去刘家说合说合,看婚事能否有挽回的余地?这件事情让于三娘也挺为难,于小屁虽说是娘家侄子,如今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连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这口可是咋向刘璃猫开呢?于三娘劝于小屁去求求巧嫂,于小屁知道去也是白去,巧嫂是要钱的,自己连点礼品
刘璃猫是个中年汉子,显得很精明。他是一家之主,居中而坐,二宝,三宝分坐在两旁,他们正在吃晚饭。东北农村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吃饭时女人们是不上桌的,得先侍候从地里干活回来的男人们先吃。女人们不分老少都在旁边站着,男人们吃一碗给盛一碗,菜也是随吃随添,有一个饭盆,有一个菜盆。葱蒜咸菜酱是必备的,桌子上摆的
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一片血红。在半山区,太阳是早如马,午如牛,晚上像个葫芦头。转眼之间就滚落下去了。刚刚进入初夏,地里的庄稼长了半尺多高,正是铲二遍的季节。铲完了二遍地忙劲就算是过去了,三遍地通常就拔拔大草,茂盛的庄稼把杂草给压住了。这时候的天气不冷不热,人们都习惯于在院子里摆放个小地桌,在树荫下面
天色渐渐亮了,等在店铺门前的客人们急的不行,瞎子却不依不饶的。屋子里并没搜出三串钱来,可见根本不是卖瓷器的商人偷的。店老板并不想惹出麻烦来,但是又不愿意坏了客店的名声,只好低声下气的跟老瞎子陪着小心。店老板;’这位眼睛不好的老哥,整个屋子里都搜遍了,也没找着你说的那三串钱,不是你老记差了?看起来真的
命案发生之后,于大虎夫妻和于小屁先后离开了头台子,人们传说是奔长春厅去了,于老根就是在长春厅与他妹夫韩狐狸合伙贩卖洋布,韩狐狸是个老江湖了。长春厅过去也在龙城范围内,是金国的国都黄龙府。金兵南下,俘虏了宋朝的两个皇帝,也曾关押在长春厅这一带,那时候是座小城,称之为宽城,是驻扎军队的所在。金国奉景教为
第八章这人命关天,于小屁也是不敢大意,拉着哥哥挨家挨户的招呼着。人们已经起来了,正在忙乎着放出鸡鸭,有的出来倒尿罐。一路上于小屁招呼起了十几个证人,几乎每一家的男人都被他招呼来了。此时日上三竿,作为甲长的能耐王也被招呼了起来,十几位村民来到了于家大院,人们奇怪歪脖嘴跟小财迷这两个往日最多事的人却没有
第七章天色暗了下来,月亮升了起来,银白色的月光照得屋里很是明亮,窗户外的树影晃动,隔着窗户纸如同鬼影一般,吓得银姑连大气都不敢喘。银姑从小到大从未在外人家里过夜,这是头一次。她的心里如同装了一窝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无论怎么样也难以入睡。夜已经很深了,屋里静得能听到蟋蟀的鸣叫声,就是掉地上一根针的声音银
第六章两个人进了村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家家都点起了油灯,正是吃晚饭的时候。这也是个小山村,也就散居着二三十户人家,都是从关里家过来的。头台子老于家是大户,大多数人家都是于姓的后代。于家第一代人来自于保定府,闯关东时老于头只是一根扁担,夫妻二人,抱了个孩子。到了头台子后繁衍了儿孙十几户,于老根属于第
第五章刘二宝一头钻进了草丛中,毛驴可没有顾得上栓在树干上,还在往前继续走。起初刘银姑并没有显得慌张,毛驴的走的并不快,通常毛驴是认识回家的路的。土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毛驴嗅着路上的驴尿,一个劲的往前走,走的越来越快,如同小跑一般快,刘二丫有些惊慌。刘二丫;’吁吁,站住,这个畜牲玩艺。’越喊驴走的越欢
第四章已经是五月里的天气了,地里的庄稼虽然没有生长出来,草木已经繁荣昌盛,绽开出五彩的花朵,这是春天的大好季节。太阳高照,暖洋洋的,一个小伙子牵着头毛驴慢悠悠的从远处走了过来。毛驴背上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斜着身子坐着,挎了个花包袱,这是农村常见的景象。牵毛驴的小伙子是刘二宝,驴背上坐的是他的二妹刘银姑
第三章李合适是个四十上下的庄户人,是李二嫂的大伯哥,一般不太多事,为人很谨慎。他正在一旁听热闹。见两个女人走了,就过来跟于小屁搭话。十里八村的相互都认得,几乎都能套上亲戚。因为于大虎的媳妇是称呼李合适为二姨夫,论起来于小屁得管李合适称呼二姨夫,平时见了面也就是寒喧几句。李合适问候道;’小屁啥时候过来
第二章山沟里面穷,没人愿意嫁,就实行换亲,论起来血缘都很近。刘璃猫来到关外之后,见耕地容易佃租,土质也肥沃,就把兄弟姐妹都动员了过来,在三台子就站住了脚根。刘璃猫的婆娘是老王家姑娘,论起来刘金姑应该管公公王老狠称呼大舅。两家换亲,刘大宝娶了王二丫,王大毛娶了刘金姑,两家算是亲上加亲了。不仅如此,刘璃
第一章这是光绪末年东北贫困的半山区,无数闯关东的人们在东北定居了下来,他们还带着关里家的浓重乡音,来到关外的时间并不算长。柳条边外是满人的龙兴之地,也是祖先的陵寝之地,在过去是严禁汉人越过柳条边的。柳条边外到处都是茂密的树林,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是动物的天堂,獾子洞随处可见。满清王朝衰落了,柳条边形
像人一样生活还是像动物一样生活,这是个严肃的问题。万年以前,人类尚处于渔猎时期,只是为了生存而搏斗,那时候人类与动物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捕猎方式比动物更聪明一些。出现了思想者,他们不再仅仅为了生存而搏斗,而是进行了思考,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起步。他们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
一、康熙的神往在网上查资料,偶然发现大概是长白山冬奥会韩国几个小女孩打出了长白山是我们的横幅,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我正在第四遍阅读[第三帝国的兴亡],转而一想,这也许不是件小事,须知人类灵魂与思想意识是世代传承的,豪,斯,张伯仑在魔鬼的驱使下,阐述了种族主义学说。尼采的唯意志论,超人论,国家至上论,达
许多民族都是通过民族大迁徙强盛起来的,殷商,周民,犹太民族,阿拉伯民等等,都得力于民族大迁徙。有些移民是被迫的,大部分是流民,受灾的流民。他们通过流民形式,移民到新的地区,很快的就落土生根了。许多地方并不适合居住,只要有一户人家进入荒山,烧柴放牧,开荒种地,几十亩的山林就永远恢复不起来了。三五十户人
华夏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大?这是个问号。现代各国基本上都不超过千年的历史,超过千年的有很多是华夏的属国,不能与华夏相提并论。许多人认为华夏的北疆以长城为界,南部以云南为界,西部以昆仑山,西玛拉雅山脉为界,东面就是大海了,历史上的华夏主要指的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其实不然,华夏王畿千里,是为中心。王畿以外五
天下为公是道德君子们对自己及他人的要求,世界大同是一种愿望与理想,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存在三四千年了。最具影响力,并有一些个模糊模式的是孔孟所倡导的[周礼],现在传下来的[周礼]是一篇后人的伪作,作者绝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中国的乌托邦,桃花源,因为没流传下来作者的名字。孔孟之道是失败了,败给了只讲实利不顾
人类最难做的就是削足适履,鞋子尺寸没个一定,把脚削来削去的,也不是不痛。除非能换取比削足更大的好处,否则没人肯做的。问题在于;大师拿来一个标准型号的鞋子,徒弟们齐声欢呼正合脚,敢于提出疑问的被一拳砸得缩回了头,兴许弄了个终身残废。欢呼鞋子绝对合脚的也成了师傅,不许任何人提出质疑。手中拎着大棒,将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