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童年处于人生的认识阶段,而不是由意志起主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一点,童年的生活是幸福的。在回首往事时,童年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像一座乐园。这一时期我们的人际关系较少,所需不多,也就是说,我们的意志较少受到刺激,主要的活动就是获得知识。到了7岁,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发育得跟成年人一般大小,我们的智力在童年也发展得很快,尽管还没有完全成熟,它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取营养,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对我们展示着神奇的
那些只生活在未来的人对于即将来临的东西总是迫不及待,好像那就是是幸福。尽管这样的人中间不乏才智之士,总的来说,他们的行为就像那些毛手毛脚的猴子,穷追不舍那些在眼前晃动的食物,一直希望获得它。他们始终处于一种虚幻不实的状态中,直至死亡的到来。因此,我们不应该因考虑未来而焦虑不安,也不应该因沉溺于过去而痛惜悔恨;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当下现在才是真实而确定的。未来总会让我们的希望落空,而过去也跟我们在
古人说,一个人身上有三种了不起的东西:才智、体力和命运。我认为,命运是最了不起的力量。人生就像一只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命运就像船上的帆,它既能让船顺风而行,破浪前进,也能够让船偏离航线,走错方向。一个人想仅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往往是徒劳的:这就像小船上的舵手,尽管他竭尽全力让船顺利前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会将船葬身海底;如果风平浪静,不须费劲也能顺利抵达目的地。西班牙有一句格言可以说明命运
在事物存在的全部方式中都体现了生存的虚无:在时空的无限性和个体存在的有限性中,在作为唯一生存形式的当下现在和世上万物的相互联系中,在万物流变和人们欲望的永不满足中,甚至在形成人类生命的长期争斗中,这些争斗在克服种种阻碍前是不会停止的。时间就像一个黑洞,进入其中的一切都会消失不见;生命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永恒存在的,而在作为其形式的时间中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时间就像一个魔法师,在一瞬间就将我们所有的东
只有在作为自在之物时,意志才有真正的自由,而自由意味着不受制于根据法则。而意志的现象,其基本形式就是根据法则,都在必然性的掌控之中,是没有这种自由的;这里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在现象中也能直接看到这种自由:作为现象,被赋予生命的身体仍然在时间中存在,然而这身体所显现的意志却起而否定它,跟它处于矛盾之中,从而产生了这种自由。例如性器官作为性冲动具体的表象仍然存在,然而一个人的内心已经没有性满足的要求了,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据说原名阿里斯托克利斯,因他身体强壮,被改称为柏拉图。他的父母都出身于雅典贵族。柏拉图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教育,有多方面的才能。这时正值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的力量开始被削弱。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苏格拉底被处以死刑、喝毒酒而死,这件事对柏拉图影响很大,是其一生的转折点。为免遭迫害,柏拉图和苏格拉底另外几名学生离开雅典到外地避难
认为任何与生育有关的都肯定与性行为有关,反之,任何性行为都是为了生育,这种无根据的观点造成了很多对卵巢激素和睾丸激素功能的混淆。由于性腺既产生卵子和精子也分泌激素,科学家和哲学家们认为,相信肯定是这些激素控制性行为是一个符合逻辑的观点。因此,历史上的人们阉割罪犯作为对其性活动的惩罚,并希望能控制他们进一步的性活动。最近几年来,法庭和立法机构又一次地把性腺手术当成是控制性罪犯的一种方法。为了达到这个
性激素最确定的效果是对幼年动物身体特征发育的影响。这包括了身体很多部位大小和功能的发育,包括一些把成年女性和成年男性明显区分开来的特征(第二性征)。不仅是第二性征的发育,还有成人全部身体器官的发育,都依靠未被阉割的性腺。这对成人的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如此,对比人类低等的哺乳动物雄性和雌性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性腺不能正常发育——例如,在人类男性身上经常出现的,睾丸保留在人体腔内,不能下沉至阴囊——或者如果
为了确定其它可能会影响性能力的因素,必须再次强调,性反应主要是神经系统的一种功能。肌肉、血管和其它解剖结构只有在控制它们的神经受到刺激时才会有反应。影响个体性反应能力的因素肯定是那些以某种方式决定神经系统或部分神经系统受到性刺激时反应能力的因素。在动物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甚至是在一段短时期内的不同场合,动物的性反应能力通常都有变化。刚出生的动物可能被性激发的能力要小于年龄较大的动物。已至老年的个体不
我们已经指出,女性的性活动往往是不连续的。在两次性活动之间女性可以几星期、几个月甚至几年不进行性活动。这种情况无论是在女性的自慰、达到高潮的性梦、婚前爱抚、婚前性交、婚外性交或同性性经历中都是如此。对于女性总体性发泄的情况而言也是如此。有些女性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有高频率的性发泄,而接下来几星期、几个月或几年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任何性发泄。但是当女性经历了短暂的不活跃期后,高频率的发泄又会重新出现。总
有些人想到关于酷刑、鞭打、折磨等场景或其它引起痛苦的行为时会感到性激发。有更多的人在想到这些施虐-受虐场景时感到情感上的不适,而且觉得这种不适与性无关;我们认为很难判断这种情感的不适,甚至是具体的施虐-受虐行为中到底有多少性的因素。男性中对施虐-受虐场景有反应的人的比例较高。具体数据如下:施虐-受虐故事的刺激性反应女性男性明显而且/或频繁3%10%有某种程度的反应9%12%没有反应88%78%个案
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外部力量阻碍时,总会干出不义之事,我们就说他是恶人。其作恶的根源是极其强烈的利己主义。我们从这人身上可以看到两个特点:一、他的生命意志过于强烈,大大超出了肯定其身体的程度;二、他的认识完全局限于根据法则和个体化原理,固守着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截然区别。因此,他只是追求自己的安全和快乐,完全不顾及他人的安全和快乐;他人的生存似乎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彼此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他眼里,他
自杀从表面上看是取消意志的行为,其实它跟我们说的生命意志之否定并不是一回事,还不如说它是强烈地肯定意志的一种现象。我们所说的意志之否定并不是要人们去痛恨人生的痛苦,反而是要他们痛恨人生的享乐。自杀者只是对自己的生活条件不满,他并没有否定生命意志,而是在毁灭自己时放弃了个体的生命。他是要生命的,他要能遂心愿的生命,他要肯定自己的身体,然而生存境况不允许他做到这一点,从而给他产生巨大痛苦。在这种情况下
生和死都属于生命现象,而且两者互为存在的条件。换言之,生和死是作为生命现象的两极而保持着一种平衡。整个大自然是生命意志的体现,也是它的本质。这一体现的形式就是时间、空间、因果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体性。个体必定有生有死。个体就像是体现生命意志的一个个标本。生命意志本身无所谓生死,大自然也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丧失什么,这是因为大自然所关注的只是物种的保存,为此不惜以超多的种子和超常的繁殖量来保证这一点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烧得很热的圆形跑道,跑道上有几处比较凉一点的地方,而我们必须不停地在这个跑道上跑,那么,那些限于幻觉的人在踏上阴凉处时会以此安慰自己而继续跑下去,而那些看穿了个体化原理、认识到自在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整体的人不会感到这种安慰,他们的意志不再肯定自己的本质,而是反过来否定这本质。一个人从美德过渡到禁欲就反映了这一变化。也就是说,这个人不再满足于爱人如己,而是对自己所表现的本质有一种强
满足性欲已经超出了对个体自身存在的肯定。一个人的生命十分短暂,而性欲的满足却是要把生命延续到他死亡之后,永远存在下去。这里大自然公然把生殖的内在意义宣示给我们,十分坦率而真实。我们自己也感受到这一冲动之强烈,意识到它体现了生命意志最强有力的肯定,即没有任何副作用(例如不去否定其它个体)的肯定。性行为的后果就是一个新生命的产生,它出现在时间序列之中,具有因果关系,也是一自然产物。新生命跟产生它的个体
敬爱的黄忠晶老师:你好呀,我是许久未与你联系的EmilyZhu,见信如晤。说来惭愧,这次耗时颇久的疫情发生之初,就有想到黄老师你祖籍湖北,但估计你和全家人定居无锡多年,应是不太会被卷入其中,便疏忽了问候,反倒是前几天你通过JiaWang问起我的境况。离开江大和无锡的这些年,间歇地也会想起往日师友,但通讯越发达,似乎越会沉坠于日常碎片之中不可自拔,自我成为孤岛或是小世界之说。籍于这个魔幻的新春开局,
【今年4月14日是西蒙娜。德。波伏瓦逝世34周年,4月15日是让-保尔.萨特逝世40周年,拟在4月份陆续推出一组文章作为对他们的纪念。】最近看到一篇题为《言说他者还是言说自我——从波伏瓦在中国译介中的一场论争谈起》的文章(作者成红舞,载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该文说的“一场论争”的一方就是我。这篇文章涉及的内容比较杂乱,但仔细梳理一下,其主题还是清楚的,就是怎样看待萨特和
【今年4月14日是西蒙娜。德.波伏瓦逝世34周年,4月15日是让-保尔.萨特逝世40周年,拟推出一组文章作为对他们的纪念。】【本文节选自《萨特和他的女人们》(黄忠晶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萨特不仅在哲学著作中论述了他关于性爱的基本思想,还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表现了这些思想,并渗透着他自己的性爱体验。70岁时萨特同美国几位专门研究他的学者有一个长篇谈话,他说:“我在自己的作品中涉及我对
【今年4月14日是西蒙娜。德.波伏瓦逝世34周年,4月15日是让-保尔.萨特逝世40周年,拟推出一组文章作为对他们的纪念。】【本文曾发表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他将其称为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对于这一命题的探讨仍然是国内学术界在萨特研究中一个较为集中的话题。拟结合近年来一些相关论文的评论,对萨特的这一思想作一简要分析。有论者评论说:“萨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