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性相反,伪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所以不是人的本性,而是伪的产物。“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化”就是改造、教化,也就是“起伪”。“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礼论》)伪就是对人的本性进行加工,使之合乎礼义。荀子认为,性与伪的关系,也就是恶与善的关系,两者是必然联
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可以归结为“性恶善伪”四个字。什么是性?荀子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荀子·性恶》,以下只注篇名)“今人之性,目可以见,耳可以听;夫可以见之明不离目,可以听之聪不离耳,目明而耳聪,不可学明矣。”(《性恶》)“性者,本始材朴也。”(《礼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正名》)也就是说,性是人天生的,不学而会的。与性联
相信法律工作者或者法学爱好者,最近没少关注张扣扣杀人案的庭审结果吧?面对案件的发展,网络媒体也是多方位的进行了报道;面对庭审的结果,许多网友也是争相转发链接,营造强大的氛围,希望以此,通过世人心里的怜悯来保住扣扣的命。感谢这群好心的网友,同时也要感谢这群尽责的法律工作者,他们都尽心尽力了,这就是法律与人性的较量,在我们感受到人间冷暖的时候,也看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孟子云: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
(一)自从美国打压“华为”以来,一向低调的任正非先生成了网红人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谈话显示了一个大企业家的胸怀和眼光,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的强调,更是切中要害之谈。记者问:“当外界都在担忧华为如此生死攸关的一个时刻,您反而有点超然物外要谈教育,教育还是您最关心的事情,为什么?”他的回答是:“我关心教育不是关心华为,是关心我们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的。这些基础的科学走到这一步,
湖南省的桃源县已经很少有国营企业了。桃源县的领导干部,以“企业亏本、无法维持现状”为借口,把国营企业要么给人承包、要么干脆把国企卖了。但这都是些“不真实的说法”。打个比方:国营的“桃源县自来水厂”是个盈利丰厚的公司,因为厂子效益很好、有钱发,许多人削尖脑袋想钻进去,这样的国营企业是不可能亏本的,桃源县水资源丰沛,一条大河从未干涸过,为什么政府要把这个天然的国营企业卖掉?说“因为亏本无法维持现状”是
关于孟子的仁政思想,最后再讨论一个问题:既然这一思想的实质在于为国君出谋划策,告诉他们怎样才能保有和扩大自己的统治,而且似乎言之有理,为什么得到国君响应的情况很少,国君们似乎并不愿意按照他所说的去做呢?“得乎丘民为天子”,我想这样简单的道理,诸侯国君倘若不是弱智,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可以说是操够了心。河内地区遭了灾,我把那里的人民迁移到河东,还将河东粮食运一些到河内。河东
谈到税率问题,有一个叫白圭的人,曾当过魏国的相,问孟子,他打算实行“二十而取一”,也是抽百分之五的税,怎么样?孟子回答说:像貉这样的边远小国,各种谷类都不生长,只长糜子,又没有城墙、房屋、祖庙和祭祀礼节,也没有各国间的互相往来而导致送礼物和飨宴,也没有各种衙署和官吏,所以二十抽一就够了。但“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
孟子的仁政,主要体现在征税政策上。他提出实现王道、无敌于天下的“天吏”五条,除了第一条是“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外,其它四条都是关于征税的:一、在市场划出空地来储藏货物,却不征收货物税,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自己的货物拿来交易;二、在关卡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经过这里的道路;三、对于种地的人,除了依照助法助耕公田外,不再征税其它的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高兴,愿意在田野耕
那么,怎样才能让民有基本生存的条件呢?首先,要让民有足够的土地可以耕作。孟子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後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而现实情况是:“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梁惠王上》)他在同一篇里两次提出仁政的根本措施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
有论者给予孟子仁政思想以极高的评价。如徐复观先生说:“孟子在政治上谈‘仁义’、谈‘王道’的具体内容,只是要把政治从以统治者为出发点,以统治者为归结点的方向,彻底扭转过来,使其成为一切为人民而政治。”“他不仅把当时统治者的利益从属于人民利益之下,由人民的利益来作一切政治措施得失的衡断,并且把儒家所强调的‘礼义’,也把它从属于人民现实生活之下,使礼义为人民的生活而存在,而不是使人民的生活为礼义而存在。
人的善有四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两个。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离娄上》)他还说:“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
从《孟子》一书记载的情况看,孟子当时到诸侯各国宣扬他的仁义之道时,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跟随的人有数百名,他们是不从事体力劳动的,由所到国的国君供给他们吃喝等用度,以至于他的学生彭更问,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孟子的回答是,根本不过分,像他这样“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的人,获得这样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孟子·滕文公下》,以下只注篇名)实际上孟子将自己的这种活动看成一种职业,他说:
因此,从一开始,人性善的思想就包含着由于怎样认定人性而将人分成不同等级的思想。那些将“四心”看成人的本性、不断地保持和发展它们的人,是君子,是大人,是圣人;那些将人的感官感受看成人的本性而将“四心”抛掉的人,是庶民,是小人,是凡人。孟子对此有许多阐述。对于“四心”,“‘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由于对于“四心”求或舍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孟子人性皆善的思想,他实际上主张了一种人人平等的观念。如有学者说:“孟子言性善,而侧重于万人同具善端之说,所以他力主平等,而流为民本主义思想。”(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p.40)还有学者说:“孟子之说,平世之道也。人人有仁义礼智四端,即人人可以平等自立。”(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998年影印,p.89)类似的观点还有:“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坚决打赢乡村振兴战略!!!作者:刘耀杰毛主席早就告诉我们“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可邓小平上台后大力支持万里在安徽树立小岗村这个分田单干的典型拉开了农村农业改革的序幕。40年过去了,如今农村农业发展又如何呢?好多年没有回农村了,今年回了一趟农村,原来2000多人的村里,剩下的不到200人,而年轻人都到外面打工去了,稍经济条件好的人都把家安在城市里了,农村剩下的就是老、弱、病、残
为什么会出现上文中所说的情况?张岱年的解释是,“墨子的兼爱,是不分远近,不分阶级的无差等之爱。在原则上,是一律同等;在实际上,则难以无先后缓急之序。初期的墨家,对此不甚注意。后来乃渐渐注意及之。”(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P。277)这当然是一种说得通的解释。但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上述有些议论并非真是墨家的思想,而是儒家化了的东西。如张先生举了一个后期墨家的例子:
墨子的兼爱,是全部的爱,是无差别的爱。这是跟儒家的一个根本区别。所以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孟子·滕文公下》)这里顺便说一下孟子对墨子的另一个评价:“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论者通常认为这是孟子褒扬墨子的话。如有论者说:“孟轲骂墨子‘无父’,但也承认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兼爱、交利思想是墨子社会思想的核心,是他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办法。他认为当时社会之所以大乱,是因为人们彼此不相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
对于墨子尚同的思想,较多的论者认为是一种专制主义、极权主义或集权主义。如冯友兰先生认为:“按照墨子的理论,国家的性质必然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力必定是绝对化的。”(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p。52)这里“国君”应更改为“天子”才是准确的。当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墨子的‘尚同’说的专制色彩毕竟太浓。……墨子的‘尚同’论经过法家的吸收和改造,也就成了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专
既然如此,这里就有问题。第一是,如何保证天子一定是国之贤可者;如果天子不贤,怎么办?谁有权力撤换他?第二是,各级官吏由上而下,一层层任命,如何保证也都是贤可者?如果不贤如何处置?谁有权力撤换他们?通观墨子的论述,他的办法是尚同。尚同的第一步,是天子向天下的人发布政令,宣示尚同的原则,即:“凡闻见善者,必以告其上;闻见不善者,亦必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己有善,傍荐之;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