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人中,最具偶像气质的,当数嵇康。论容貌,在魏晋这个审美至上的时代,嵇康是国民花美男。公众认为他帅到无法无天,只能理性地怀疑他贿赂过上帝了。史书上说他“伟容色,美形仪”“风姿特秀”,身高1.87米,长相出众、气场强大,站在任何一处,世界便成了他的相框。竹林七贤之一山涛就是个嵇康控。他评价嵇康,饱含深情,“站时如孤松独立,醉时似玉山将崩”——看人家魏晋人多风雅,夸起人来既有画面感还特别不要脸
汉高帝七年(前200年),韩王信与匈奴勾结,准备联手进攻汉朝。高祖刘邦震怒,派人出使匈奴,以察看虚实。匈奴人为了诱敌深入,便故意把壮士肥马都隐藏起来,外面看到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汉朝的十个使者先后归来,异口同声地表示可以进攻匈奴。刘邦还是不放心,又派娄敬再次出使,娄敬回来后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两国交兵,正应当夸耀显示自己的长处以威慑对方,这次我去匈奴,却只看到老弱残兵,这一定是示之以短,然后出动出奇
张之洞非常欣赏袁世凯的才能,曾大力向朝廷举荐他,对后者有知遇之恩。然而,几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却让袁世凯怀恨在心。有一次,袁世凯到张府做客,两人相谈甚欢,可是聊着聊着,张之洞居然趴在椅子上睡着了,让袁世凯非常尴尬。事后,张之洞登门谢罪,却在酒桌上再次睡着。张之洞素来有“兴居无节,号令不时”的毛病,想啥时睡就啥时睡,作息时间特别不靠谱,经常是下午三点睡觉,凌晨三点起来办公,官员想见他,就得整夜不眠。这
《资治通鉴》里有一个“唐太宗赐绢惩顺德”的故事,说的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给人办事,收了20匹绢绸。这事被唐太宗知道了,但他没有让监察部门去查办,而是通知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大殿里开会。人到齐了,唐太宗直接通报了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所有的官员都觉得下面很快就要宣布对长孙顺德的处罚决定。但唐太宗话锋一转,说:“长孙顺德收受别人的绢绸,说明什么呢?说明他的家里,很缺这种东西。所以我宣布,奖励顺德将军绢
有一天,太子奕纬的老师神色慌张地跪倒在道光皇帝跟前,请求辞去太子老师一职,道光帝追问何故,老师便一五一十说明了原委。原来,奕纬天资驽钝,最烦读书习字,偏偏这位老师责任感比较强,一心想把这个储君培养成未来明君,于是对奕纬高标准严要求,不是让背诵这个就是安排抄写那个,搞得奕纬头痛不已,索性翘课睡大觉。老师一看,这怎么行?便搬出一堆大道理来数落一通,最后说:“陛下身为太子,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好皇帝
被后人尊为“医圣”的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虽然青年时代即为一代医学名师,但他仍然谦虚好学,经常四处取经拜师。有一次,张仲景听说岭南有一个叫著羲的人医术颇精,就不远千里,前来拜见。之后张仲景才知道,著羲保守于医技,其奇方妙药都密不可宣。为学到技艺,蜚声医坛的张仲景决定留下来给著羲做助手。对于这个免费的学徒,著羲自然不排斥,只是一旦涉及核心机密,他便会亲力亲为,防范得密不透风。即便如此,张仲景依然对其谨慎恭
理查三世,中世纪有名的暴君,英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死于战场的君王,最近成了该国第一个被检测dnA的历史人物。话说两年前,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一帮学者,瞄上了莱斯特市中心的一个停车场。他们猜:“这儿没准埋着个国王!”根据推测,这里从前有个修道院,里面埋过理查三世。结果还真从修道院遗址下挖出一具脊柱弯成个问号的骸骨……一看这骸骨,项目负责人理查德·伯克利震惊了:真是理查三世!关于理查三世,英国有许多传说。最深
晏婴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可他在齐景公即位之初,并没有得到重用,只是派他去治理东阿(今山东阿城镇)。虽然来到的只是一个小地方,但晏婴很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工作起来十分卖力,起早贪黑,一干就是三年。没想到,有一天,齐景公突然召他入朝,拿出一大堆举报信,责备他说:“你看,我几乎天天接到反映你胡作非为的信,你说说看,这是怎么回事?”晏婴没有为自己辩解,上前谢罪说:“臣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请再给臣一次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下诏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于是北京城云集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10多万人,当时被称为“蒯鲁班”的蒯祥被选为设计师,负责宫殿的设计建造。历经十多年的建设,紫禁城初具规模,彰显了皇家气派,明成祖看后,龙颜大悦,夸奖蒯祥是当今最巧的工匠。这引起了工部右侍郎的嫉恨,决心伺机陷害蒯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漆黑之夜,工部右侍郎乘人不备,偷偷钻进工地,把尚未完工的宫殿的金门槛锯短了一截。这金门槛
老大也有装的时候。曹操拿下荆州以后,最大的对手便是孙权了。当然,刘备也算是,但其新败,退于夏口一隅,一时难成气候,就只好收拾孙权了。不过,曹操也不傻,在收拾孙权之前,先得利用他。他写信给孙权,大意是“孤承帝命,奉词伐罪,刘琮束手,荆襄之民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既有示好,也不忘恐吓。这样一来,问题摆在孙权面前了:是打还是降呢?
赵简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一天,他带领家臣们去郊外打猎,遇到一段较陡的坡路,家臣们见状,纷纷放下手中的事,一拥而上,都来给赵简子推车,生怕落在别人后面。唯独一个叫虎会的家臣,扛着戟站在赵简子身旁,没理会推车的事。回来后,赵简子生气地跟旁人说:“平时我待虎会不薄,需要他时,却靠不住。看来这人不值得重用。”这话很快就传到了虎会的耳朵里。众人劝他赶紧给赵简子赔个不是,解释解释。可虎会没有那样做。不久,
清同治十年,在南洋经商的张弼士参加了法国领事馆举办的一个酒会。当时,来了不少贵宾,工作人员端来了法兰西上等葡萄酒。张弼士拿起酒杯,轻轻啜了一小口,细细品味,香甜爽口,一股绵绵的习习酒香在口中久久不能散去。贵宾们端着酒杯,都久久不愿放下。法国领事见状,说出了一段有趣的往事。那是咸丰年间,他随英法联军进驻烟台,因无葡萄酒相伴,感觉分外枯燥无味。这时,有人来报告说,在附近的山中,发现了大片大片的野生葡萄
齐景公很喜欢穿紫色衣服,宫人纷纷效仿,于是每天皇宫紫霞漫天。很快,紫色成为一种时尚,蔓延到了民间。上到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举国上下都开始穿紫衣,结果导致紫色布料价格飞涨,一匹紫色布的价格超过五匹素色布的价格,紫衣成了一种奢侈消费。齐景公深以为忧,便发布了命令,禁止老百姓再穿紫色衣服,违者重罚。可一年下来,处罚的人倒是不少,但穿紫衣的风气丝毫不见扭转。有一天,齐景公向贤相晏婴求教,晏婴说:“大王喜欢
明朝时期的奸臣严嵩,祸国殃民,陷害忠良,无恶不作,罄竹难书,《明史》曾专列《奸臣传》揭露其滔天罪行。按说,这样的人早该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使其永远不得翻身。但一码归一码,他的文章却略胜于清官海瑞一筹,也被流传下来,为什么呢?这与前人有一份堂堂的公允之心,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计前嫌。生父曾被严嵩所害,与其不共戴天的一代文宗王世贞,没有“恨屋及乌”,他本着“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篇不能废
据香港名医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里的讲述,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年去汉口办事儿,当地的朋友尽地主之谊,请他去家里吃饭,并请了几名医生作陪。宴席还算丰盛,4荤4素8个菜,宾主尽欢。饭局即将结束,主人又端出来4盆压轴菜:一盆全鸡、一盆全鸭、一盆红烧鲤鱼、一盆红烧猪蹄。作陪的几位都纷纷表示吃不下,陈存仁嘴馋,还想再找补两口,动筷子一夹,感觉不对,盆里的鸡鸭居然是木头刻的,再去夹鲤鱼和猪蹄,也都是木雕,
北宋出了很多名相,文彦博无疑是其中最有特点的一个。他为官70年,出将入相50年之久,堪称朝堂上的常青树、官场上的不倒翁。创造这样的奇迹,一方面是因为他出色的才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过人的修养。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殿中侍御史唐介弹劾宰相文彦博“阴结贵妃,专权任私”,文彦博以枢密直学士任成都知州时,有一年将近上元节,张贵妃让文彦博进献蜀锦,正是这件事给文彦博带来了麻烦,让唐介攻击他“结交宫掖”
要说起明朝最著名的大臣,人们最先想起的,应该就是那位“北京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对明朝江山有着再造之功的大忠臣于谦。不过,赫赫有名的“于少保”最终却没能得到善终。“夺门之变”后,这个保住大明江山的人却被以“谋反”罪名斩首。要说于谦的死,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斗争。也就是说,在政治的核心圈里,他已经被“OUT”了。虽然当时朝中于谦的位置首屈一指,但其为人光明磊落,丝毫没有察觉一个新的团伙已经产生。景泰七
西汉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宣帝下了一道诏书,想把祭祀汉武帝的“庙乐”升格,以大力颂扬他曾祖父的丰功伟绩。公卿大臣们立刻表示衷心拥护,不料长信少府(皇太后师父)夏侯胜却站出来说“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用,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结论是“不宜为立庙乐”。这无异于是对皇帝权威的公然挑战,丞相、御史大夫等人立刻行动起来,联合弹劾夏侯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丞相长史黄霸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一个名叫樊若水的文弱书生,从南唐来到北宋都城汴梁,想要谋个官职。此时的宋太祖正做着拿下南唐、实现统一的中国梦,这个来自江南的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毕竟没两把刷子,敢跑到国外要官做吗?为了营造平和的气氛,太祖亲切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取‘若水’这个名字啊?”樊若水回答说:“我自幼喜欢读书,曾经看到唐朝有个大臣叫倪若水,为人刚直,我很仰慕他,所以给自己也取了这个名字。”他这话一出
宋徽宗喜欢稀奇古怪的石头。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放弃一切去玩石头,也就罢了,最多弄个家破人亡。不过作为皇帝喜欢石头,问题就大了,因为他的家就是国,他的人就是民。宋徽宗喜欢石头,下面的人就要迎合,这就引出了一场花石纲。花石纲是亡宋之始。当时,成批运送的货物称为“纲”。宋徽宗喜爱石头,崇宁四年(1105年)蔡京就投其所好,在苏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主持,在江浙一带收集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