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诗词正旺,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媒体传播的诗词篇数,已超越了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总和。这是一件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因为诗词的创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好多媒体又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把关和审核,从而放弃了对一些创作群体的约束。因此,发表作品也就因人而异,形成了各唱各的曲,各弹各的调。虽然是繁荣时期,同时也是最乱时期。对此,呼吁一声,再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中国古典
感谢文学“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静静的躺在泥土之中。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这是一首我儿时最喜欢听的歌,不知道为什么,一听就能听到心灵深处,感觉自己的内心都受到了净化和震撼。去年我去江浙一带路过南京的时候,特意买了一些南京的雨花石回来。雨花石的品质是我所推崇的品质。那是一种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小而忘我的敬业情怀。我经
很久没有给自己定过阶段性任务了,最近突然抽风一样给自己列了详细的日常表。至于原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我想,一般喜欢给自己“下套”的人都是有点轻微强迫症患者,他们不满足于每天碌碌无为,但又做不到每天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目标、生活计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日目标改成月计划,至少这样,可以循序渐进的让自己走回思想的正轨。我并不排斥这样的做法,人大多都有惰性,尤其是在同一个环境中沉浸的太久,就不太能主动地
散文给人的感觉就像衣服,而且是让人喜欢的,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样而又异彩纷呈。散文的内容就是一匹布,而书写散文的格式就是衣服,写散文的作者就是服装设计师。你想要怎么写,就可以设计什么样的格式,是作者的自由,是服装设计师的创意水平。我喜欢散文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散而自由,因为自由而文,而线条流畅、简约而美,而让人赏心悦目,而让人久久回味,而让人直抒胸臆,直达心灵动人心弦。朱自清的《背影》简约而意味深长
谈及这个问题,觉得非常羞愧,我与名家编辑相比较起来,那是小巫见大巫。最初,企业办了一份《简报》,版面四开的,就一个版。虽然一个版面,事情还真不少,我要忙组稿、忙编稿、忙发稿、忙写稿,样样都要忙。每期都是我一人完成的。那时的《简报》能与工人见面很不容易,《简报》由我在钢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刻到蜡纸上的,印刷条件非常差,设备简单,在一个木制的四开大小的木头箱子里操作,印得过程中,用滚筒在纱网上不停地来回滚
文章中的“理”大如天诗文写作随笔“盗天火”之七理,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道理,就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根据,就是事物的规律。是必然产生的因果和逻辑。无论写文章和写诗文,都要把讲理摆在第一位。这就是“理”大于天,就是大道经天。但如何去讲理,这也有学问。1.写文章的核心是讲道理。“文以载道”,最初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明道”发展而来,后经宋代理学
最近喜欢上了现代诗,于是就趁着和朋友逛书店之机买了本《闻一多的新诗艺术》。初识诗歌感觉自己真的是对一切都一窍不通。这都算了,可更让我感到伤心的是我对艺术的误解真的是太多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对于艺术误解便间接对生活误解。以前认为搞艺术的人都很感性,感觉只要多看书就能把文章写的很好,这些观点都是错的。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开朗了许多,在很多情况下我把艺术当哲学看。艺术就是将自然的东西经过艺术
格律诗的写作与校验我国的传统古体诗词(包括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在不断地传承发展中。发展与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扬弃过程,尤其是对格律诗的改革,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或由几个秀才就能够完成的,必须在广泛流传中,得到社会民众的认可,国家统一制定规范颁行,才能广传于世。这也是被我国诗词的发展历史证实了的事实。1,传承的基础是学通弄懂那些格律诗(词、曲下同)都有各自独立的规范谱调。这些
格律诗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中国的近体格律诗,有较高独特的艺术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独特欣赏价值。这是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独有特点所决定的,它堪称为中华文学艺术的瑰宝。因为它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究竟它都具有哪些美学特征和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呢,怎样为格律诗审美?这里大致归纳以下五个方面,仅略做概述探讨交流如下。1,从外形上的审美。不论是五言还是七言,也不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是各自句式统一、字数一致、排列工整
港台、大陆诗歌比较——在济南32次七亩园文化沙龙“港台文学与大陆文学比较”主题讨论会上的发言我对港台文学了解的不算多,只能围绕港台诗歌与大陆诗歌的差异谈点浅见,而这也仅仅是诗歌艺术上的,不足、偏颇之处还请大家指教。中国历史上所谓文化中心经常转移,变动不居,从未固定在某个区域,相对于齐鲁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等,台湾文化也属一个文化分支。台湾岛孤悬海外,1945年以前因为清政府割让条款,由日本人统
在济南七亩园文化沙龙元老黄秀峰、周传虎共同努力下,“舜耕文丛”丛书得以顺利出版,收录张永《圆凳和野花》、徐树爱《关山不远》、孙德奎《落差》、杨巧丽《绽放的铃兰》及我的《北方的信风》多部散文集,作为济南七亩园文化沙龙成员,作为大型文化期刊《华夏文坛》骨干编辑人员,在沙龙成立五周年、刊物刊行22期之际,文集能够很快出版是件快慰之事,亦被外界视为一种集中展示的体现。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摇篮,1
当我着手试写一二篇诗体小说时,就想寻一两册这类的范文,以前曾读过拜伦的《唐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感觉它们还是太久远了,这时就想起了以色列大诗人阿摩司·奥兹的《一样的海》,那是一本很棒的诗体小说,当然,我之仿写并未得真经,不过四不像而已,但奥兹的这本书,倒是多读了一两遍。文学圈里的人大都知道,1939年出生的奥兹是诺贝尔文学奖近年来呼声较高的作家,他一生只用希伯来文写作,12岁时母亲自杀
“无恶不作”到底做了什么?诗文写作随笔“盗天火”之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1月19日,远东最高盟国统帅部根据同盟国授权,公布《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又称东京审判)。在审判中中国提出“无恶不作”的证词,一度遭遇尴尬。东京大审判的起初,中国政府提交的证词,大都是日本鬼子“无恶不作”;提起南京大屠杀的元凶,老百姓皆“谈虎色变”等概念性的话。可人家
突然接到一份通知,要为自己的散文集写序言。我的散文集题材很窄,只是一些自己的悲欢思绪罢了。在我的情感世界里,除了一点关于母亲的零碎记忆就是自己的爱恨情仇和自编自导的风花雪月。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羡慕那些散发着浓浓生活气息的文字,就是所谓的人间烟火。可我感觉自己写不出,因为我的情感是虚幻的,不真实的、矫揉造作的。父亲曾对我说他不喜欢我的文字:无病呻吟、假情假意。九年前,我写下了一百多篇文字,我一边歌颂
诗的释义与概念(论文)――诗论,学习心得笔记一、什么是诗1,诗是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着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是一种广泛用来吟咏、歌唱抒发感情、抨击邪恶、鼓舞斗志、歌颂现实的精悍有力的文学体裁。2,诗的分类。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
1、很久以前我爱好体育,便认为它是我唯一的优点,后来我喜欢上了漫画,便认为它是我这辈子唯一的追求;再后来,十年之后,我生命的依托竟然离不开文字。与文字的结缘始于高二,那时,我才有了写日记的习惯。由于学习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力不从心,那时的我已是满心的疲惫,还好,自从将每天的情绪发泄在日记本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感。想不到,一次数学考试的缺席,竟然换来了人生之中关于文字的小小的奖。想起那天的悲,现在已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一定不能忘记。比如喜好,比如最爱的人的身影。人没有喜好不行,那就如傻子,黑白不分,四季都穿一件汗衫。人有各种各样的爱好。有的爱好,比如山间长啸,竹林弹琴,不伤筋动骨,还另周围人赏心悦目。有的爱好,犹如长虫过道,虎走平川,让人心里不爽,也危害对方的利益。前一种,是要值得歌颂,发扬的。后一种,是要制止的。我一直很羡慕古代人。骑个毛驴,腰间挂一壶酒,就出发了。东奔西跑的,还能
写作,是一种孤独的旅行。可以直面繁琐枯燥的生活,也可以驾驭喧嚣之下的污浊罪恶,但不可以用感性挥霍你的时间。寂寞与孤独是理性的思考,思想是自己的,作品是自己的,只有让自己学会短暂的沉寂,才有踏实的心境来描摹生活。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也是我写作的原则,没有思想的作品宁愿让它胎死腹中。今天我又翻了下在博客时的一篇文章,这是多年前看过一篇博友的诗歌后写下的。当时读了诗中一句【灵魂需要安静,不愿再谈人生】,
榕旭文学社的社长嘉颖同学通过朋友,要我为他们即将出版的刊物写一点文字。老实说,我是害怕接受这样的任务的。一则,随着年事渐高,我越来越远离热闹。就在近几年内,我几乎辞掉了炫在名字前面的所有社会职务。除去了名头,再抛头露面,似乎显得矫情。再则,我是一个不入流的人,所谓的“三观”与许多人不同。有些人所说的“正能量”,在我看来恰恰是负能量。有一个对话,揭示了中国的现实,亦表达了我的观点。那就是面对皇帝新衣
诗歌莫忘故事性诗文写作随笔“盗天火”之三结合近日笔者发表的诗歌《一句带泪的祝愿:永远不要想起我》,谈谈诗歌的故事性。一是负载故事是古代诗歌优良传统。诗歌要有故事性,这是中国古代诗歌一大优良传统。或者说,中国古代有关人文的诗歌,不是诗歌负载了一个故事,就是作者负载了一个传说。无论《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三吏三别》等,概莫如此,特别是长诗如史,更是在传唱一个时代。所以,好诗歌当要能负载故事,能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