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6月,生产队里的秧子都薅完了。春耕夏锄得农忙季节结束了。我们终于可以好生休息几天,我还曾想着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儿几天。当然要出去玩儿,首先得准备一点儿钱。手上有钱,才好出去玩儿。那天夜晚,我在小木屋的寝室里,坐在床边整理我自己的衣物,顺便数了数自己的钱,这一数钱不打紧,我顿时紧张起来,自己的钱不多了,反过来倒过去地数了好几遍,翻遍了全身,就连那几个硬币都算上,把所有的钱都摆在桌上,随便
1969年6月的夏天,骄阳似火,火辣辣的太阳光热,烤得乡村石板路直烫脚,有人在田坎边,用手捧着稻田地里的水洗过手,随着水珠落在石板路上,只听得那水滴落地的响声之处,只冒出一丝乳白色的气体,石板上居然没留下一丝水痕迹。眼看就要到端午节了。这段时间里,在乡间那些弯弯的石板路上,时常出现那些三三两两的人流,背着编织非常漂亮的小背篼,里面装着制作精美的种子,鲜艳的纺织品,到未来的亲家走人户。还有小伙子到未
1969年4月初,刚刚过完了清明节,生产队里一片繁忙,我在生产队里,从春分节过后开始,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先后都学会了耕田,铲田坎,田坎上挑粪、哈田,拌谷种。眼下正是春耕大忙季节,我刚刚才学会了拌谷种,心中的得意劲头还没来得及向其他知青显摆,队长这就又找上门来,今天他安排我,到四斗田去和其他社员一起点谷子,(四斗田的意思是,当年入社之前,这块水田的产量就只有四斗粮,合现在150斤左右的稻谷。所谓
1969年清明节前后,贯穿于生产队里那条石板路上,经常会出现三三两两的一些走人户的人,他们气宇轩昂,衣着新鲜,阔步向前,带领着自己接近谈婚论嫁的儿女们,到未来的亲家去认门。在那麦苗青菜花黄的远景衬托下,大老远地看过去,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今年的清明节后,整个罗坝公社都处在春耕大忙季节,我们生产队赶在清明节之前,已经把队里面所有的水田已经全部都哈(抹)平展了。昨天晚上,我去找过杨文传队长,他见我实
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69年3月,是农历的2月,眼下正是春光明媚的大好季节,我们所在的洪雅县罗坝公社光荣一队,背后的群山显得郁郁葱葱。高山上奔流不息的瀑布依然长流不息,发出的轰鸣声在群山里昼夜不停地回荡着。山涧里那条隐约可见的羊肠小道上,弯弯的石板路上,来来往往的人流稀少了,现在已经过了春分,该到农忙季节了。正当春耕大忙季节,前几天,我们的生产队里,已经把粪便覆盖在水田里,经过了几天的发
我到洪雅罗坝公社光荣一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上山下乡的第一个春分节刚过完,这个小乡村里开始忙碌起来,整个生产队里从老到小,大家都在忙着田里的农活儿,全公社正处在春耕大忙季节。其他的暂不用说,就看我们身上穿的这种打扮,已经就够奇怪的了。记得在过了十年以后,我工作调动到五冶计划处上班,我的科长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不用说现在是什么季节,看看穿衣打扮,就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当时我就对科长说了
1969年的3月,洪雅罗坝的气候还是非常寒冷,山里的微风出了山湾,把冬水田里的水波纹推向了远方,田野路边的野草随着春风不停地摇摆,不知名的小花,沿着长长的田坎边沿,星星点点扬头扭身散发着清香。古人云“春江冷暖鸭先知。”远处有几只鸭子发出阵阵嘎嘎地叫着,扑腾着翅膀,从水田表面上里掠过,向着不远处的另一块水田里飞奔而去。刚刚过了春分,队里的春耕大忙季节开始了;队里的劳动力一直都很紧张,特别是农忙季节,
我下放到生产队的三个星期以后,刚吃完午饭,准备出工。就看见我们队里的杨文传队长,他沿着三偃口河边大黄葛树下的那条小路,急冲冲地向我这边走来,在他的后面,还跟着两个人,老远看着,那两个人到像是很熟悉,好像是我们学校里的同学。不大工夫,他们很快就走到了我这个小木屋前,站到了堂屋外面的地坝里。杨文传队长走上前来,拉着我的胳膊,正要给我做介绍。站在堂屋前的门槛边,抬头一见那两个人,我不由得笑出了声,那两个
上山下乡来到罗坝公社光荣一队,当知青插队落户已经两个星期了,我在生产队里,一直坚持天天出工,时间一天天地慢慢地度过去了。眼看快到春节了,数九寒天的天气非常冷,山湾里的风摧打在耳朵上,冻得耳根子发疼。这几天,我和其他社员一样,仍然扛着那把5斤重的锄头,一直都在队长家后面不远的那道山湾湾里,改土修梯田。到中午吃晌饭的时间了,随着队长吹响着放工的口哨声,生产队的所有社员们扛着锄头,纷纷走下山坡,走出山湾
记得刚下放到生产队几天后,在那个阶段,整个公社正在搞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在一个夜晚,有人从大队部的门缝里塞进来一封信,信中检举揭发,说是我们生产队里,有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分子。那天晚上,我当时在大队斗部,帮着斗批改小组做些抄抄、写写的杂事,此刻,我听见大队部的门,发出一些轻微的响动。偶尔一抬头,就看见门缝里塞进一封信,我赶紧跑过去,打开了房门,这封信飘落到地下。我弯腰捡起那封信,就看见在不远的转弯处,
当年,在洪雅县境内的罗坝公社光荣一队,插队落户当知青的时候,在我那个小木屋旁边的高坡坎上,住着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我们都称他为肖大爷。他虽然是光荣二队社员,但和我们相邻的距离不远,大约只有五六十米,从地理位置上看,我们应当算是邻居,我们大队里的很多知青,经常喜欢到他们家里聊聊天。他家堂屋里的案桌上总放着一盏马灯。这盏马灯,是用煤油做燃料,用一截灯芯和玻璃罩做成的一种灯具,在用电灯以前的一种照明工具
在我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两年中,一直住在民兵排长家隔壁的那间木板房小屋里。在紧靠偃塘的右侧土坡上,有一段用大卵石和青石板碎块构筑的台阶,沿着这段斜土坡,走完这十几步的台阶,穿过一个只有半边门框扇的大木门,(这樘大木门,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从来就没有关过)进门以后就能看到院落里有将近四十平方米不规则的大小石板铺就的小天井地坪面。是房主经常用来作为翻晒农作物用的地坝。地坝旁边的周围,有几颗
在我下放到生产队第四天的晚上,队里的杨廷安老人,他教给了我怎样做槇子饭。吃完晚饭以后,洗碗刷锅归置好了碗筷以后,顺便打扫了一下灶膛。再把厨房的地上打扫干净。这会儿,又发现一个大问题。刚才学做槇子饭,把厨房里的那么一大捆稻草把子,一下子烧光了。干树棒棒柴已经没有了。眼看着,厨房里能烧的干柴,没剩两根了。跟着,我在厨房和寝室里,转悠了一圈,没菜了,想在周围农民的菜地里摘点油菜,便信步跨出小木屋走了几步
1969年1月25日,这是我下放到洪雅县罗坝公社光荣一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的第四天。在我下乡第四天,我开始自己学习做饭,吃饭不能像头几天那样,光是吃烩饭,豌豆尖下面条吧,知青在农村乡下,要吃饭,要吃饭必须先学会自己做饭。在这里都是吃的槇子饭,这个槇子饭到底咋个做?我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必须要在这里学会做槇子饭,我才能生存下去,要吃饭,就必须和这里的人一样,都吃自己动手槇子饭。过去在城里,我们也不
这是我下放到罗坝公社光荣一队的第三天。这天下午,收工以后,我回到小木屋,晚饭做点啥来吃呢?先到厨房里看看吧,除了槇筒里得槇壁上,还有一块儿干饭外,米已经是没有了。还有一些黄豆和玉米面,红薯和洋芋,除了一把长着青绿小疙瘩的油菜苔外,别的菜可是一点儿都没有了,对了,突然想起,寝室的米柜盖上,还有一小半把挂面。赶紧拿到厨房,摆在了锅台上。那将就点儿,煮碗面条吃吧。可惜整个小木屋里,可惜的是,一点儿下面的
一九六九年一月二十二日,我随着我所在中学校的同学们,一起到四川省洪雅罗坝公社,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欢迎会上,公社干部把队里的干部们给我们作了介绍,那个晚上,会场上人太多,谁也没有记住,只记得队长叫杨文传。我被生产队的众多社员蜂拥着,愣是挤出了公社会议室的房门。离开了罗坝公社的大院。我和饶开智被夹杂在光荣一队前来迎接我们的队伍中,疲疲沓沓地踩着田间石板路上的积水和泥土,走上了将要到达的生产队路程
四十九年前的元月22日,是我上山下乡出发那天的纪念日。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我是记得非常清楚的。可以这样说:是深深地烙在我的心灵里,永生难忘。那天早上,在妈妈和两个弟弟,还有隔壁邻居韩姨的陪同下,我们一起走出了家门。到达火车北站广场,再从火车北站出发,坐闷罐火车的车厢,一路上走走停停,经过了两三个小时的折腾,我们的知青专列,总算在夹江,这个火车小站停了下来。在这个火车小站,我们纷纷起身,把自己的行李
在罗坝公社的渡口,公社的周部长,按照上级的安排,正在组织公社的干部和社员群众,正在有秩序地走上渡船,向着对岸的汽车站赶去。准备在罗坝车站,组织迎接从成都下放到罗坝公社的知识青年。周部长站在船头,向着对岸的高凤山眺望着,向那巍峨的群山看过去,他已经看到那条蜿蜒连绵的简易盘山公路,顺着山势在山谷里穿梭着的卡车。还有那两条昏暗的灯光,在夜色朦胧的山谷中,时隐时现。此刻的周部长,对着渡船上的干部和社员群众
1969年1月22日,那天一大早,我随着学校上山下乡的知青大队伍,登上前往夹江的闷罐火车知青专列,经过一路颠簸,总算到达了夹江火车站,随之而来的车门那儿发出了几声哗啦啦的铁链声响,铁链闷罐车厢的大铁门已经打开,一把木梯竖在车厢门口。车厢外面有人喊了一声:“夹江车站到了,请各位旅客下车。”带队的工宣队和学校里的老师站在站台上,大声地喊着:“各位同学注意了,各位同学注意了,现在,请你们把各自的行李,拿
在派出所下了户口的几天以后,我就把回执单送到学校,把从学校里领导的30元动员费,交给了妈妈。以后呢,我就安心在家里等待着,等待着上山下乡,要出发的准确消息。就在焦急等待着出发那段时间里,我经常站在窗台前,心事重重地望着窗外,看着眼前漂浮在高楼后面的蓝天浮云,面对着室内四面苍白的墙壁,无聊地翻阅着挂在墙上的日历,不管是画杠杠也好,还是扳指头也罢,反正是上山下乡,要出发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眼前。一九六